历史课堂的一化三改造

历史课堂的“一化三改造”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 谢仕寿

摘 要: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师生的一体化下才能完成,对课堂的结构设计、授课方法、语言三方面的

改造是实行教学目标,深化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师生一体化 结构设计的改造、授课方法的改造、语言的改造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融情致意境,富知识于内容,它是一个由许多因素构成的矛盾体。要使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矛盾体中诸多因素的关系协调统一,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方面进行改造,其中有四方面值得探讨,我把它总结为“一化三改造”。

一、“一化”即师生一体化

课堂气氛是制约和影响课堂教学的条件之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活跃的思维、教师教学风格,是与知识潜移默化息息相关的。不同的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激情洋溢的讲演型,有温文尔雅的讲授型,有滑稽的幽默型,有一步一台阶的逻辑型,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气氛。不论哪种风格、类型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一体化才是最成功的课堂。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就必须对教学的课题有激情,并对每一

位学生表现出关注,将自己的激情传给每一位学生,由此师生产生共鸣,为学生进入学习主角,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三改造”即对课堂的结构设计、授课方法、语言三方面的改造 1、对课堂结构设计的改造

从课题内容上看,每堂历史课都有若干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在联系,把一堂课中需传授的知识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再根据主次合理分配时间,改造对结构的设计。

从教学环节上看,课堂教学一般分组织教学、引入课题、讲授新课、小结、课堂练习、辅导、作业布置几个环节,减弱甚至省略一些环节,如引入课题后教师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其在自学的基础上写出提纲,并完成课后练习题,然后教师小结并阐述要点、难点,最后实行强化记忆等。另外,时间分配结构的安排,引入新课题以1—2分钟为宜,课题的处理25—30分钟,小结4分钟,强化记忆和完成作业10多分钟最好。

2、对授课方法的改造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基本途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改造传统模式教学法,力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最有效地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如引入新课的设计,必须力求新颖,巧妙和多样化,尽量避免节节课以复习提问方式引入,教师应根据历史课题内容有关的趣味故事、电视中近期播出的节目,诗歌民谣,历史典故等,信手拈来。

电教的出现,使教学方法更是丰富多彩,电影、电视、电脑在历史课堂中运用更为广泛。

3、对语言的改造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师、语言、学生。语言是联系师生感情,传授教学信息,实现教学活动的纽带和桥梁。历史课堂中的语言要求教师做到明晰,准确,符合语法和逻辑,并具有艺术性。由于历史学科教学中涉及到大量时间、人物、事件和定性的评论。因此,生动形象的语言能让学生把抽象的事件化为具体形象,这是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强理解的关键,同时使学生感到轻松,且能有效地掌握知识。

借用别人的语言和语言的图像化是现代教育的更高手段。录像、影碟、电影在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并将语言转化为可视图像,增强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效果甚佳。

历史课堂教学不单是一门学科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激情的表演,教师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生动的言语表现出来,并寻求合理完美的途径,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分享着欢愉。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中,师生一体化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结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美丽的言语,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作者姓名:谢仕寿

单 位: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 通信地址: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 邮 编:628400

电子邮箱:xieshishou@yahoo.com.cn 联系电话:13881266988

作者介绍:谢仕寿 男 42岁 ,四川省苍溪县人,四川大学行政管理

专业本科毕业,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2年,2005年被评为市“模范班主任”、2006年被评为县“骨干教师”、2007年被评为市“骨干教师、2008年被评为县“创新能手”,现任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教导主任。曾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杂志和报刊发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