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答案】A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其染色体组数是两个亲本的染色体组数直接相加得到的,一定不是单倍体,A正确;植物细胞工程中,融合叶肉细胞时,应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B错误;植物细胞工程中,叶肉细胞经脱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错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必须采用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从而获得杂交瘤细胞,D错误。

23.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

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以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定向杀死癌细胞 B.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C.②过程需要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过程③中由于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使其跟踪作用非常准确 【答案】A

【解析】用以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以单克隆抗体作为导向,由其携带着抗癌药物定向杀死癌细胞,A错误;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②过程需要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C正确;过程③中由于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使其跟踪作用非常准确,D正确。

2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可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对现有蛋白质的进一步改造,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A正确;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但不能用于克隆动物,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C正确;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可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正确。

25.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

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

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把两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集中到同一个体上;B项正确:利用基因工程,将乙植株的耐盐基因导入到甲植株的受精卵或体细胞中,可以培育出高产、耐盐植株;C项错误:两种植物之间有生殖隔离,所以不能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高产、耐盐植株;D项正确: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的细胞培育出的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能同时含有高产和耐盐基因。

二、综合题:共4题

26.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图中数字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主要通过[①]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碳在A到D过程中以 形式流动。

(2)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若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被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 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 (越高/越低),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答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 (2)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食物链(食物网) 越高

【解析】(1)碳元素主要通过[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碳在A到D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2)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若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被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食物链(食物网)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营养级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27.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

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除了上述农杆菌转化法之外,还可用_____

法(任填一种);可用___________ 技术检测转基因抗虫棉是否成功表达出Bt毒蛋白;除抗虫基因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必须包含的部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3)B选择培养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

(4)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D、E过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该过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2)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抗原—抗体杂交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3)卡那霉素

(4)脱分化、再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1)A过程是基因工程的关键操作步骤,该过程中需要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除了上述农杆菌转化法之外,还可用基因枪法或花粉管通道法;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抗虫棉是否成功表达出Bt毒蛋白;除抗虫基因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必须包含的部分是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3)B选择培养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卡那霉素,以实现选择作用。

(4)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D、E过程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该过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