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 一、什么是目录?

文献学所研究的目录为“群书目录”:群书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图书的书名和叙录。产生于西汉时期。 二、群书目录的类别

1.根据编撰者性质划分: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家目录

(1)官修目录(国家藏书目录) 由朝廷主持对当时尚存的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制的目录。 (2)史志目录 史学家撰写编入史籍的目录。主要指正史(纪传体)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 (3)私家目录 私人藏书家或学者对私藏按不同情况、用不同方法编制的目录。 2.根据目录的内容划分:综合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

(1)综合目录 以某时期、某地区、某类型的所有书籍为对象编制的目录。 如国家藏书目录、史志目录、地方文献目录、丛书目录等。 (2)专科目录 专门著录某学科的目录。如经学目录、诸子学目录、文学目录等。

(3)特种目录 为某种特定需要而编制的目录。如禁毁书目录、版本目录、推荐书目录、目录的目录等。

第二节 古代目录的结构与体制

《彭省庐文集》七卷、《诗集》十卷,国朝彭师度撰。师度字古晋,号省庐,华亭人。崇祯戊寅,吴下诸人为千英之会,毕集于虎丘,师度年十五,即席成《虎丘夜宴同人序》,吴伟业有“江左三凤凰”之目,盖谓师度及吴兆骞、陈维崧也。 《晏子春秋》十二卷。右齐晏婴也。婴相景公,此書著其行事及谏诤之言。昔司馬迁读而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或曰《晏子》。讨论:这两则目录包含了哪些信息?

体制完备的古代目录,基本结构包括:书名、叙录(提要)、类序。 一、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1.书名(一部书的标志) 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包括:书的名称、篇卷数、作者姓名、附录等。

2.叙录 叙录,也称解题、提要或书录,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古籍的内容、价值,介绍作者生平,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向读者指示门径的。叙录之体始于(西汉)刘向。目录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一大创造。

3.类序 对某一类古籍的学术流派、演变和特点加以论述。目录体例中总括性最强的部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重要创造。 (2)类序的类型

1.全目之序:介绍整个目录的说明性文字

2.大类之序:介绍目录中每一部类(或“略”)的说明性文字。 3.小类之序:介绍目录中部类之下的类(或“种”)的说明性文字。 ?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卷二)称目录体制包括:

一曰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 二曰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 三曰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

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三者不备,则其功用不全。

二、目录体制类型

1.部类之后有序,书名之下有解题

书名、叙录、类序三者俱全,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 可以对文献进行较全面的论述、考订和正误,“论其指归,辨其纰缪”。 2.有类序、书名而无解题

类序、书名兼备,如《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

可以使读者了解每类图书的价值和作用,“穷源至委,竟其流别,以辨彰学术,考镜源流”。 3.只著书名,无类序、解题

只有书名一项,如《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等书《艺文志》。 这种体制,如果“类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有条理”,也可借以考见学术之源流沿袭。

第三节 古代目录的分类

郑樵:“学之不专也,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书籍之亡者,由类例之法不分也。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那么,最早的图书分类是怎样的? 《汉书·艺文志》为代表: 总 目 分 类 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术数略 方技略 书 名 分 类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 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天文、历谱、五行、著龟、杂占、形法 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七录》(阮孝绪) 经典录 记传录 子兵录 文集录 术技录 佛法录 仙道录 《晋元帝四部书目》(李充) 甲部(五经) 乙部(史记) 《七志》(王俭) 条例九篇编入卷首 经典志 诸子志 文翰志 军书志 阴阳志 术艺志 图谱志七 佛(附) 道(附) 《汉书· 艺文志》 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兵书略 术数略 方技略 诗赋略 1.六分法之始创:刘歆《七略》

《中经新薄》 (荀勖) 甲部(六艺及小学等书) 乙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景(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丙部(诸子) 丁部(诗赋) 一、从汉至唐,图书分类是如何演变的?

2.六分法之巩固:班固《汉书·艺文志》 3.六分法之变革: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 4.四分法之始创:荀勖《中经新簿》 5.四分法之改进: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 6.四分法之确立:《隋书·经籍志》 《隋书·经籍志》 前有总目之序, 每类后有部类之序(大序) 经 史 子 集 道经、佛经 附四部末 甲部经录 乙部史录 丙部子录 丁部集录 《新唐书·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 前有总目之序 每部后有大序每类后有小序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二、四部概述

三、四部分类法的完善与变迁

《隋书·经籍志》并没有解决如何著录道佛著作的问题,只是将相关书籍的目录独立置于附录中。因此,四部分类法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1.如何处理道、佛著作的归属?

① 《旧唐书·经籍志》将其分别归入乙部“史录·杂传类”(收仙灵26家,高僧10家)与丙部“子录·道家类”(收道释著说47家)。

② 《新唐书·艺文志》则全部归置于丙部“子录·道家类”(收神仙35家50部,释氏25家40部,另有不著录者若干家)。

③ 新旧唐书将道佛著作并入史部或子部,从而成就了真正的四部目录。

④ 北宋时的《崇文总目》则将道佛经书全部归列入子部,并独立成类。《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都承袭了这一做法。

⑤ 《遂初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则于子部设释家类,将道书附于道家。

2.古无今有的新出书籍如何按其性质分别纳入四部之中?

① 子部杂家类,解决完善了这个问题。杂家是古籍书目分类中最具弹性的一个类目:凡性质特殊,不能隶属于他类的著作,可纳入杂家;凡新兴著述,数量较少,不足以成类的著作,也可暂时栖身此处。

② 将杂家作为容纳不便分类的书籍的渊薮,始于《隋书·经籍志》。

3.四部分类法的灵活性体现在哪里?(如何构成一个有弹性的分类框架以适应学术文化的变迁?)

① 四部分类并非一直因循守旧,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系统,便于容纳新的书籍类目。

② 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删史钞类,创设史评类。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据此将史评、史钞合并为一类,而《四库全书总目》则又将史评单独列为一类。

③ 又如类书,《隋书·经籍志》将其附于子部杂家类,《旧唐书·经籍志》则于子部新设“类事”一类(与“杂家类”并列),《新唐书·艺文志》改“类事”为“类书”。

④ 四部分类中,一些二级类目的学术地位也因时而变。如《孟子》类的书籍,直到北宋的《崇文总目》还都被列入子部儒家类,但是自从朱熹定《四书》后,《孟子》的地位大大提高,于是《孟子》类书籍就由子部升入经部。

第四节 古代目录书的类型

一、古籍综合目录

1.官修目录(国家藏书目录)(略) 2.史志目录 3.私修目录 4.丛书目录

2.中国古代国家藏书书目的特点:

① 著录的古籍全面而丰富,代表了当时国家的藏书水平。 ② 绝大多数采用了四部分类法。 ③ 著录较为详细,多有小序、叙录。 3.史志目录的起源与发展

《汉书·艺文志》最早。其后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其他正史则缺少艺文志。 4.史志目录的作用

① 可以从中看到一代藏书的全貌。

② 可以从中查找某个人或某一学科有哪些著作。 ③ 可以考察古书亡佚的大体年代。

5.私家目录的发展历史

(1)始于南朝宋王俭《七志》和梁阮孝绪《七录》。 (2)隋唐私家目录继有所作,但大都亡佚。

(3)现存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录: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 二、古籍专科目录

① 经籍目录 ② 诸子学目录 ③ 史籍目录 ④ 文集目录 ⑤ 释道书目录

第二节 古籍的版式和装式

一、版式及相关术语 版式即古籍每一印页的格式。具体包括:版面、边栏、行格、版心(口)、鱼尾、象鼻等 二、古籍装式 1.卷轴装 (卷子装)

唐前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与今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卷轴装书籍,易于收藏、整理。那么卷轴装有何不完美之处?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称:“自汉至唐,犹用卷轴。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细阅卷舒,甚为烦数,搜集整比,弥费辛勤。” 2.旋风装(龙鳞装)

约盛行于唐代。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相对卷轴装而言,旋风装有何优势,其不完善的地方又在哪里? 优点:缩短卷子长度,增加卷子容量,便于翻检。

缺点:不能完全克服卷轴装的卷舒之难,且散页卷曲后难以平复,并未被长期广泛采用。 3.梵夹装

不是中国典籍固有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代对从印度传来的用梵文书写在贝多叶上佛教经典装式的一种称呼。 4.经折装(折子装)

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 5.蝴蝶装

宋元印版书的主要形式。为适应雕版印刷一页一版的特点而产生的纸书装帧形式。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向内对折,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有文字页展开若蝴蝶。 蝴蝶装的优点 : 有利于保护文字,耐磨损。

蝴蝶装不足:书页为单面,翻阅时,有时可能翻到无字书页。 6.包背装

将书页在版心处向外对折,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故称包背装。 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 7.线装

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与包背装多有相近。

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 小结:古籍装式的发展阶段

① 卷轴体式:卷轴装、旋风装 ② 折叠体式:梵夹装、经折装 ③ 册叶体式: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思考:古籍装帧体式的不同阶段各有何特点(优劣与改进)?

第三节 古籍版本的类别

一、写本

相对于印本(使用印刷术制成的文献书籍)而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写本:人们约定俗成,将唐以前的纸书称为(手)写本(唐以后的本子称为抄本)。 二、刻本 刻本的定义(请参见教材)

刻本的分类:标准多样、分类复杂 具体掌握以下几种: (一)按刻印时代分: 1.唐刻本与五代刻本

(1)唐刻本 唐人刻书,以佛经为主,初见于中唐。最早的雕版刻本《金刚经》(唐咸通刻本) (2)五代刻本 除佛经外,还有经书。如《九经》(依《石经》文字刻印) 2.宋刻本

(1)两宋时期雕版印书大盛。

(2)书籍内容扩至经、史、子、集各类。 (3)两宋的刻印中心包括: A.浙江B.四川C.福建 (4)宋刻本质量上乘,受历代藏书家重视:

① 纸质白硬,墨色香淡 ② 版心有刻工姓名,卷末有字数 ③ 字体为欧柳笔法,避讳严格 ④ 宋版书的装式应为蝴蝶装

3.辽刻本与金刻本 辽刻本极少,金刻本稍多,较珍贵。金刻书中心是山西平阳(今临汾),以刻印戏曲类书籍而盛名。 4.元刻本

① 元代四大刻印中心:浙江、四川、福建与山西 ② 内容特色:小说、戏曲、医书较经史为多 ③ 元刻本很少有讳字,这在历代刻本中较为独特 ④ 装式除蝴蝶装外,还出现了包背装 5.明刻本

① 明初至正德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版余韵,多是黑口赵体字 ② 嘉靖至万历:颇有宋版遗风,变为“白口、方字、仿宋” ③ 万历后期至崇祯: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讳字较严 6.清刻本

① 字体:明代仿宋体被称为“硬体”,康熙后流行非颜、非柳、非赵的端正楷书,一般称为“软体”。 ② 装帧:线装为主。

③ 避讳:康熙开始实行讳法,且较前代更加严密,故清刻本有不少讳字。 (二)按刻印地区分:

1.浙本 自宋起浙江地区所刻之书。浙本刻印精工,为宋本之冠。

2.蜀本 自宋起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宋刻本中,蜀本价值仅次于浙本。

3.闽本 自宋代起福建建安、建阳两地广刻书籍,称为“闽本”或“建本”。南宋时,建阳麻沙镇刻书极盛,但质量极差,“麻沙本”等同劣本。 (三)按刻印单位划分

1.官刻本 官刻多选上乘原本,不计成本,雕版质量很高,因而刻本品质优良 (1)朝廷中央机构负责刻印形成:

① 监本:历代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籍。 ② 兴文署本:兴文署是元代官刻书籍的机构。 ③ 内务本:明清两代宫廷内部刻印的书籍。

④ 经厂本:明代内府刻书,由司礼监领其事。设有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

⑤ 殿本:清康熙十九年在武英殿设立修书处,凡钦定、御制、敕撰诸书,以及经、史书籍,均有武英殿核定版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