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 号 位 座 线. 此 : 号 考 过 订. : 超 名 姓 不 : 级 班 题 装. : 级 年 答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模教学质量检测
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古诗词积累(10分)
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2)感时花溅泪, 。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4)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A.蹒 , 。
.跚(pán) 歼.灭(jiān) 浩瀚(hào) 罄.竹难书(qìng ) (5)《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颈联诗句是:
B.嶙峋.(xún) 河堤(tí ) 诘责(jié) 油光可鉴(jiàn) , 。
C.荒谬.(miù) 驿.站(yì) 阻遏.(yè) 毛骨悚.
然(sǒnɡ) (6)《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D.辟邪..(pì xié) 潮汐.(xī) 娴.熟xián 锐不可当.
(d?ng) 叹之情的诗句是“ , ”
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应用(本大题含8-9小题,共8分)
A.屈曲 斟酌 应衬 不拆不挠 B.磷峋 镂空 轩榭 坦荡如舐 8、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C.提跋 星晨 凋谢 自出心裁 D.婆娑 主宰 秀颀 恹恹欲睡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4分)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A.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C.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 D.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早春天气, , ; , 小王: 水天一色, ,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9、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它有生命
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A.①②③⑤④ B.⑤④①②③ C.⑤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三、阅读(共40分)
C.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 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2题。(5分)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饮酒 陶渊明
A.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C. 《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D.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11、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以下问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劳其筋骨( ) ②法家拂士( ) ..③征于色 ( ) ④衡于虑 (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 14.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2分) 15、成就大业需要经过哪些磨砺 ?(2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中国石拱桥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6.在介绍赵州桥第一个特点时,“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的“在当时”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 17、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为了说明赵州桥的什么特点?(2分) 18、文中画线语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设计”指的是什么?(2分) 19、选文中划线部分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四)课外阅读(13分) 永不录用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
→④ ,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2、文章写到“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请结合课文赏析句子。(2分) 23、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3分) 24、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
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50字。(3分)
四、作文(50分)阅读两道作文题,按要求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以“尊重”为话题,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生活,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文题二:有人说,我害怕孤独,所以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渴望有儿时的同伴,读书时的同学,工作时的同事。每个人都希望身边有人同行,陪我们一路走下去。有人同行,我们能勇敢的面对风雨;有朋友同行,我们能坚韧的度过难关;有书籍同行,我们变得睿智聪颖;有宽容同行,我们不再睚眦必报;有困难同行,我们会更加坚强……
请以“和 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
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20、说说文章标题“永不录用”有什么好处?(2分) 2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