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施工区生态林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电站施工区生态林地工程

1.工程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接壤的***峡谷。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并可以为下游电站进行梯级补偿。枢纽工程坝高278米,正常蓄水为600米,总库容115.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4.6亿立方米,装机总容量12600MW。 1.1.1建设地区特点

***峡谷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开发规划中的第三个梯级,距下游宜宾市河道里程184公里,对下游沿岸环境影响大。建设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及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形、地貌、土壤及植被。 1.1.2建设项目特点

水电站主体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并可以为下游电站进行梯级补偿。

主体工程施工对原有生态环境和植被结构破坏较大,因此必须在实施主体工程的同时,进行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本标工程属于典型的生态环保工程,结合了一定的观赏和游览功能,最终目的是建成具有植被恢复、环境保护、观赏游览三重功能的生态林地。

- 1 -

水电站施工区生态林地工程

标址位于金沙江右岸云南省永善县境内,工程包含绿化、土建、设施及水电安装等工作内容。工程计划于2005年3月10日前开工,至2005年7月10日全部完工。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作为核心部分的绿化工程,采取的工程措施是培育乔灌结合的人工防护林,林下种植深根型水土保持牧草并根据园林美学原理,结合地形地貌引入竹类等观赏植物,形成优于原有植被结构的观赏果园生态系统。建设场地内小气候、植被现状、土壤条件、工程措施决定了设计植被的形成和稳定及果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本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完成施工和养护后,所形成的土壤植被系统,能够在较小的维护成本下进行自我更新,在满足观赏游览需要的同时,实现长期的生态防护功能。

1.2本标范围

1.2.1 依据招标文件,***水电站施工区生态林地发包范

围为:

绿化、土建、设施及水电安装等工作。

(1) 绿化工程:树种、草坪购置、种植及一个生长期

的养护。

(2) 土建工程:场平(场地整形)、路基、路面、路缘

石、流水石、路肩、路肩边坡;综合管沟、及相关配套设施,建筑小品及辅助零星土建工程。

- 2 -

水电站施工区生态林地工程

(3) 设施工程:所有相关设施及水电安装工程。

1.2.2 本标主要工作内容

完成承建工程项目所需的所有临时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撤除、撤离等。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用水电、通信、照明设施,砂石、混凝土生产系统,仓库和堆料场,临时房屋建筑和公用设施等。

1.2.3本合同主要工程量

本合同主要工程量见表1-2-1

1.2.4合同工期

本合同工程计划2005年3月10日开工,2005年7月10完工。

1.3 施工条件

1.3.1地形地貌

***水电站生态林地所在区域地貌,属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受喜马拉雅地壳造地运动及金沙江的切割作用的影响,形成了深切的河谷地 貌,河谷断面呈“U”型,谷坡陡峻。

施工场地内的局部地貌受工程建设的影响,坡度变化不复杂,自然形成的冲沟不明显,地表土夹石较为多见。缺少植被覆盖的区域表层滑动较严重,但多已达到自然安息角,承载力强的区域还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1.3.2气候及水热条件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