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3)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从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实质并能简单运用。 3.初步学习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和难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和实质。

2.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性、还原性;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结果(双线桥)和电子转移情况(单线桥)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想、读(P.14~18)、议、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问】(投影片或小黑板)

1.举例说明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要求从物质的得氧与失氧进行分析)。

2.以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例,从得氧、失氧和化合价的变化说明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3.从化合价变化分析以下反应: (1)2Mg+O22MgO (2)CO+CuOCu+CO2 (3)2Na+CI2=2NaCI (4)CaO+H2O=Ca(OH)2

4.以反应(3)为例说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原因。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得氧、失氧只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认识。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该反应物是还原剂;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该反应物是氧化剂。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氢气得氧与氧化铜失氧的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因此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在同一反应中,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物质的得氧、失氧必然导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此种认识更接近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指导学生分析设问3所涉及的四个反应。

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物中都有氧元素,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碳与铜元素之间,与氧元素无关。

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物中根本不含氧元素。 (4)

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但所含各元素化合价都没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既是特征也是判断依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是氧化剂。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和被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

3.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在钠跟氯气的反应中,由原子结构可推知:

+

Na-e→Na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CI+e→CI 得电子,化合价降价,被还原

【练习】分析锌和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

Zn-2e→Zn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

2H+2e→H2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结论】凡是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原子或离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课堂小结】

1.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为记忆方便可归纳为: 升、失、氧;降、得、还。 若说剂正相反。 【作业】

1.阅读课本第14~16页。 2.练习:(1)第18页习题1(填在书上)。(2)第18页习题2、3、4题。

第二课时 【练习】(投影片或小黑板)

1.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质时,试指出下列带点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1)KCIO3→KCI (2)HCIO→O2 (3)KI→I2 (4)NO2→HNO3 ....2.以反应MnO2+4HCIMnCI2+2H2O+CI2↑为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实质。 (学生独立习作然后板演讲解) 【新课进行】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要点:(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 (3)标出得与失电子及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练习】学生讨论、分析、析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