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及干预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及干预措施

作者:喻安琪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脑和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跨地域交流的主要工具,其在改变人们生活工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关注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据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青少年网民人数占全国网民人数的30%~40%,手机和电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约为35%,青少年网民中8%~10%具有网瘾倾向,并且这三组数据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网瘾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为广大青少年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网瘾;成因;干预措施 一、网瘾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一)网瘾的定义

所谓网瘾,即网络成瘾症的俗称,其主要指网络使用者长期性地或习惯性地沉迷网络环境中,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性,甚至是达到了痴迷或难以自控的地步。虽然社会各界对网瘾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不同人群均对网瘾的危害有所了解,但网瘾的定义迄今没有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一般而言,大部分学者把过度使用网络称之为网瘾,也有部分人群认为网瘾不仅体现在上网的行为上,而且与网络使用者的心理活动有关。基于此,笔者以为,网瘾大多并非单纯因素引起,其出现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对患有网瘾的青少年施以单一的干预措施往往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应对,实现对青少年网瘾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二)网瘾的诊断标准

和网瘾的定义一样,目前学术界对网瘾的诊断标准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但这些标准均受到了普通大众的质疑,特别是部分IT工作者或网络工作者的质疑。比如,《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将网瘾确定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对象,而且书中建议的诊断标准并非适用于临床治疗。2008年出版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试图通过上网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是否具有网瘾,但该标准较为片面,不符合具有长时间工作需要而进行网络活动,但又对网络不存在依赖性或者存在网络厌恶性的人群。美国心理学会对网癮的诊断标准较为全面,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表征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网瘾的倾向,如符合5条及以上标准的个体,即可能具有网瘾。虽然网瘾的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笔者认为,网瘾的诊断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是上网的时间和对网络依赖性的程度,二是长时间不接触网络,个体是否具有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反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青少年网瘾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让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程序开发者除了要满足网络使用者的工作学习需要外,还要满足网络使用者娱乐休闲的需要,因此网络游戏应运而生。比如,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的网络信息极大程度上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使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再加上遍地开花的网吧,这给青少年接触网络提供了便利。 (二)学校因素

青少年长期处于封闭式的校园环境中,一旦有可自配的时间,则可能通过网络来寻找刺激,调剂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长此以往,青少年就容易染上网瘾。而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第一关注要务,考试拿高分,就是优秀的学生,反之则是差生,对青少年的其他行为表现不重视,以至于错过了治疗网瘾的最佳时间。 (三)家庭因素

一方面和上述情况一样,部分家长也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会关注青少年学习以外的事情,即使发现自己的孩子具有网瘾,只要成绩好,也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有的父母自身就具有网瘾,青少年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下,更容易产生上网的冲动,网瘾因此产生。 (四)自身因素

首先,青少年心理发育并未成熟,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则可能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成就感中。其次,部分青少年因社交障碍的原因,不愿意同他人交流和沟通,但社交又是人的一种本能,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社交需求,只能通过网络渠道来满足;然后,青少年自身的自制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游戏中的升级、竞技或挑战关卡的刺激和诱惑,以至于长时间脱离现实世界。 三、青少年网瘾的干预措施 (一)社会方面

要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及时删除和屏蔽网络中的色情暴力信息。在网吧整治方面,政府和公安部门要做好牵头作用,坚决抵制未成年人在网吧活动,重点整治校园周边、辖区主街道的网吧,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进行网络活动的途径。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针对青少年网瘾这一现象组织成立专家小组,对存在网瘾的青少年施以心理干预和治疗,帮助青少年早日脱离网瘾的困扰。 (二)学校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坚决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防御能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来丰富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培养青少年其他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具有网瘾的青少年,教师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暗示,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网瘾的危害,必要时可以通过奖惩措施和行为规范的方法来巩固网瘾的治疗效果。 (三)家庭方面

父母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当孩子患有网瘾时,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像朋友一样相互尊重和协商,共同商议网瘾的治疗措施。比如,父母可以把电脑和手机放在家里的公共场所,避免孩子独自进行上网。另外,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好上网的时间及上网的活动范围,教会孩子不要浏览具有色情暴力的网络信息,更不要玩色情暴力方面的游戏。 (四)自身方面

青少年要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好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另外,要对网络形成正确的认识,学会用网络来帮助自身学习,而不是沉迷于网络环境中。 参考文献:

[1]覃明兴,黄月.当代青少年网瘾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研究[J].法制与经济旬刊,2010,(12):18-20.

[2]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4):596-60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