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1. 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吸收线和原子发射线; (2)宽带吸收和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 (4)谱线的自然宽度和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和压力变宽; (6)石墨炉原子化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 (8)基体改进剂;

(9)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 (10)共振原子荧光和非共振原子荧光。 答:(1)原子吸收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的光谱线;原子发射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光能、电能或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较高的能态,然后从较高的能态跃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谱线。

(2)分子或离子的吸收为宽带吸收;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为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是吸收线轮廓的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峰值吸收是中心频率?0两旁很窄(d? ? 0)范围内的积分吸收。

(4)在无外界条件影响时,谱线的固有宽度称为自然宽度;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称为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变宽,与气体的压力有关,又称为压力变宽。 (6)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称为石墨炉原子化法;反应生成的挥发性氢化物在以电加热或火焰加热的石英管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化称为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8)基体改进剂是指能改变基体或被测定元素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化学干扰的化学试剂。 (9)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定义为元素的特征浓度;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定义为元素的特征质量。 (10)共振原子荧光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的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的荧光称为非共振原子荧光。

2.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为什么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

答:因为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约为10?3 nm,所以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使用锐线光源;由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20 mA,放电时的温度较低,被溅射出的阴极自由原子密度也很低,同时又因为是在低压气氛中放电,因此发射线的热变宽??D、压力变宽??L和自吸变宽都很小,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10?4~10?3 nm)。加上空心阴极灯的特殊结构,气态基态原子停留时间长,激发效率高,因而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

3. 试从原理和仪器装置两方面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 答:(1)相似之处:a. 都是吸收光谱;b. 工作波段相同190?900 nm;c. 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同,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d. 定量分析公式相似A ? Kc。

(2)不同之处:a. 吸收机理不同,分子吸收为宽频吸收,带状光谱,而原子吸收为窄带、峰值吸收,线状光谱;b. 仪器组成部分的排列不同,分子吸收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原子吸收为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单色器作用不同);c. 光源不同,分子光谱为连续光源,钨灯、氢灯,原子光谱为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d. 光源的工作方式不同,分子光

21 / 47

谱为直流信号,原子光谱为交流信号;e. 检测器不同,分子光谱为宽频吸收,信号强,普通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原子光谱为窄带吸收,信号弱,必须用光电倍增管。

4.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准确度一般优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主要原因何在?

答:在原子吸收测量条件下,测量对象是占原子总数99%以上的基态原子,而原子发射光谱测量的是占少数的激发态原子,温度的变化主要影响激发态原子数的变化,而它们在原子吸收测量条件下占原子总数不到1%,对基态原子数的影响很小,因此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准确度要优于原子发射光谱法。

5. 简述原子吸收峰值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答:原子峰值吸收测量是在中心频率?0两旁很窄(d? ? 0)范围内的积分吸收测量,此时K? = K0。在原子化器中吸收线的变宽以多普勒变宽??D为主,根据经典理论,峰值吸收系数K0与??D成反比,与积分吸收成正比,K0?2??D?ln2??K?d?,由于K? = K0,代入K0?2??Dln2??kN可得

A?0.4342??D?ln2??kNl,合并常数后得 A?Kc,即原子吸收峰值测量的基础。

6. 说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1)锐线光源,发射谱线宽度很窄的元素共振线;(2)原子化器,将试样蒸发并使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气;(3)分光系统,使锐线光源辐射的共振发射线正确地通过或聚焦于原子化区,把透过光聚焦于单色器的入射狭缝,并将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谱线分开;(4)检测系统,将待测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检波放大、数据处理后显示结果;(5)电源同步调制系统,消除火焰发射产生的直流信号对测定的干扰。

7. 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中对光源如何进行调制?为什么要进行光源调制? 答:采用和空心阴极灯同频率的脉冲或方波调制电源,组成同步检波放大器,仅放大调频信号,为了消除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发射干扰。

8. 试比较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并说明GF?AAS法绝对灵敏度高的原因。

答:(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试样用量少,液体几微升,固体几毫克;原子化效率几乎达到100%;基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约为10?1 s,因此绝对灵敏度极高。缺点是:精密度较差,操作也比较复杂。(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广泛,但原子化过程中副反应较多,不仅使气态基态原子数目减少,使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降低,而且会产生各种干扰效应。

9. 哪些测定条件影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灵敏度?

答:(1)分析线,通常选择元素的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以得到最好的灵敏度;(2)单色器光谱通带,合适的光谱通带可提高灵敏度;(3)灯电流,尽量使用最低的灯电流;(4)原子化条件,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选择使入射光束从基态原子密度最大区域通过的原子化条件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在保证完全原子化条件下尽量使用低的原子化温度。

22 / 47

10. 下列说法正确与否?为什么?

(1)原子化温度越高,基态气态原子密度越大;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越大,光源辐射的强度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调制光源可以消除荧光发射干扰; (4)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可不用单色器;

(5)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6)原子荧光发射强度仅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有关,而与激发光源的强度无关。

答:(1)错,在原子吸收光谱中,基态气态原子密度N0受温度影响很小,基本不随温度变化; (2)错,空心阴极灯的电流太大,放电不稳,信噪比严重下降,灵敏度降低; (3)错,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用调制光源是为消除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发射干扰;

(4)对,由于原子荧光的谱线比较简单,可不用单色器;

(5)错,标准加入法的测定中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因此并不能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而它能消除基体干扰和某些化学干扰,故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6)错,If??AI0klN,N与c成正比,所以 If??AI0klc,If与I0也成正比。

1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背景干扰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抑制和校正光谱背景?简述用氘灯校正背景吸收的原理。

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的背景干扰是由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和固体微粒产生的光散射引起的干扰。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改变火焰类型、燃助比和调节火焰观测区高度来抑制分子吸收干扰,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选用适当基体改进剂,采用选择性挥发来抑制分子吸收的干扰;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可采用仪器调零吸收法、邻近线校正背景法、氘灯校正背景法和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法等方法来校正背景。氘灯校正背景是采用双光束外光路,氘灯光束为参比光束。氘灯是一种高压氘气气体(D2)放电灯,辐射190~350 nm的连续光谱。切光器使入射强度相等的锐线辐射和连续辐射交替地通过原子化吸收区。用锐线光源测定地吸光度值为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值,而用氘灯测定的吸光度仅为背景吸收值,这是因为连续光谱被基态原子的吸收值相对于总吸光度可以忽略不计。仪器上直接显示出两次测定的吸光度之差,即是经过背景校正后的被测定元素的吸光度值。

12. 试从原理和仪器装置两方面比较AAS法和AFS法的异同点。

答:(1)AAS法和AFS法是基本原理完全不同的两种分析方法,前者基于气态基态原子对辐射的吸收,后者基于气态基态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荧光发射,属于发射光谱分析法。(2)AAS法和AFS法所用仪器相近,均有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组成,不同的是AAS用的是锐线光源,AFS除可以使用锐线光源外,还可以使用连续光源;仪器位置不同,在AFS中,激发光源置于与分光系统(或与检测系统)相互垂直的位置,而AAS中,在同一直线方向上。

13. 计算火焰温度2000 K时,Ba 553.56 nm谱线的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已知gi /g0 ? 3。 解: Ei?hc?4.136?10?15eV?3.0?1010cm?s?1?553.56nm?2.24eV

23 / 47

NiN0?gig0exp(?Ei?T)2.24eV

?1?3exp(?8.618?10?5eV?K?2000K) ?6.81?10?6

14. 在火焰温度3000 K时,Cu 324.75 nm谱线的热变宽为多少?(M Cu ? 63.54) 解: ??D?7.16?10?7?0TMCu

?7.16?10?7?324.75nm300063.54

?1.6?10?3nm

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 nm?mm?1,欲测定Si 251.61 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 251.43 nm和Si 251.92 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

W?D?S,

W1?(251.61?251.43)nm?0.18nm,

W2?(251.92?251.61)nm?0.31nm

代入可得 S1?W1D?0.113mm,S2?W2D?0.194mm

要使测定Si 251.61 nm的吸收值时,多重线Si 251.43 nm和Si 251.92 nm不产生干扰,则应使狭缝宽度小于0.113 mm。

?1

16. 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2.0 nm?mm,狭缝宽度分别为0.04 mm、0.08 mm、0.12 mm、0.16 mm和0.2 mm,求相应的光谱通带宽度是多少?

解:已知 W?D?S,分别代入D和S值可求得光谱通带宽度W分别为0.08nm,0.16nm,

0.24nm,0.32nm,0.40nm。

17. 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 ?g?mL?1的Be标准溶液,用Be 234.86 nm的吸收线测得透射比为35 ?,计算其灵敏度为多少? 解:灵敏度用特征浓度表示为 cc??s?0.0044A?2?g?mLlg?1?0.00441?1.93?10?2?g?mL

?135%

18.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铅含量时,以0.1 ?g?mL?1质量浓度的铅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24,连续11次测得空白值的标准偏差为0.012,试计算其检出限。

24 / 47

解: D??s?3?A?0.1?g?mL?1?3?0.0120.24?0.015?g?mL?1?15ng?mL?1

19. 已知用原子吸收法测镁时的灵敏度为0.005 ?g?mL?1,试样中镁的含量约为0.01 ?,配制试液时最适宜质量浓度范围为多少?若制备50 mL试液时,应该称取多少克试样? 解:已知 ?s?cc?A0.0044?0.005?g?mL0.0044?1?A,最适宜的吸光度A的范围为0.15 ?0.80,代入可得

最适宜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17~0.91?g?mL?1。 若制备50 mL试液,应称取的试样质量 m(g)??s?50mL0.01%?10?6 在0.085~0.455g之间。

20.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浆中锂的含量时,取4份0.50 mL血浆试样,分别加入浓度为0.0500

?1

mol?L的LiCl标准溶液0.0 ?L,10.0 ?L,20.0 ?L,30.0 ?L,然后用水稀释至5.00 mL并摇匀,用Li 670.8 nm分析线测得吸光度依次为0.201,0.414,0.622,0.835。计算血浆中锂的含量,以?g?mL?1表示。

解:已知A?K(cx?cs),以A对cs作图如下

0.90.80.70.60.5A0.40.30.20.10.0-101cs/mg.mL-123

?1当A ? 0时,直线与X轴的交点 cx??cs?0.659?g?mL,

? 血浆中锂的含量为

c?0.659?g?mL?1?5.0mL0.5mL?6.59?g?mL?1。

21.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以Ca 422.7 nm吸收线测定血清中的钙。配制钙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单位

25 / 4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