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的几大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经历、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表达自我观点,交流思想,开始合作。掌握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能够把类似的思想方法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二、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 三、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四、 教学方法

五环节助学法 五、 教学课时

1课时 六、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七、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1、 课标: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 分析教材

3、 明确目标:①、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的几大技术。②、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第二环节

1、 问题引领

问题1:关于信息技术有哪几种描述?

问题2: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分别怎么理解? 问题3: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中每次标志和意义? 问题4:信息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 2、 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把答案写在书上,或在书上划住。

第三环节

合作释颖,小组研讨,代表展示

在自主看书的基础上,小组同学在一起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第四环节

诱思创新,启发引导,精心点拨

1

针对本节课的四个问题,分别请四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点拨、总结。

1、 什么是信息技术? 3种描述 广义上:

本课程中(狭义上): 2、 四大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 基石 ②、计算机技术 核心

③、通信技术 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④、传感技术 扩展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3、 发展历程 标志 产生意义 第一次 语言的产生和使用 根本性革命,从猿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第三次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速度、范围扩展,信息明和使用 共享,推动人类文明。 第四次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突的发明和传播 间的限制 第五次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技术的应用的普及信息时代 应用

4、 发展趋势

①、多元化 多学科结合

②、网络化 立体化信息传送网络 ③、多媒体化

④、智能化 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机器人 智能翻译系统 ⑤、虚拟化 虚拟眼科手术 3D游戏 模拟驾驶 三维地图 第五环节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形成能力 课件展示习题,学生完成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