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知识点、重点 - 图文

3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⒈ 酸碱性:酸性:醌核-OH>β‐OH>α‐OH

(α‐OH与C=O基形成氢键缔合,表现出更弱的酸性,所以只能在氢氧化钠下才能溶解)

酸性强→弱:含—COOH>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两个

或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碱梯度萃取,用于分离:β‐羟基蒽醌 和 α‐羟基蒽醌 颜色反应: 反应名称 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大题)4游离蒽醌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经典方法)

药材

↓乙醇提取 乙醇浸膏 ▕乙醚捏溶

↓▔▔▔▔▔▔▔▔▔▔▔▔▔▔▔↓ 乙醚溶液 不溶物

▏5%NaHCO3溶液萃取(β‐OH醌弱酸性,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而α‐OH只能溶于氢氧化钠) ↓▔▔▔▔▔▔▔▔▔▔▔▔▔▔↓ NaHCO3液 乙醚液

↓酸化 ▕5%Na2CO3溶液萃取 沉淀 ↓ ▔▔▔▔▔▔▔▔▔▔▔▔▔↓

↓重结晶 Na2CO3液 乙醚液

结晶 ↓酸化 ▕1%NaOH溶液萃取 (含—COOH或 沉淀 ↓▔▔▔▔▔▔▔▔▔▔▔▔↓ 2个β‐OH) ↓重结晶 NaOH液 乙醚液

结晶 ↓酸化 ▕5%NaOH溶液萃取 (含1个β‐OH) 沉淀 ↓▔▔▔▔▔▔▔▔▔↓ ↓重结晶 NaOH液 乙醚液 结晶 ↓酸化 (含2个α‐OH) 沉淀

↓重结晶 结晶

(含1个α‐OH)

鉴定化合物 苯醌、萘醌 反应结果 PC\\TLC上蓝色斑点 备注 可与蒽醌类化合物相区别 ◇

(大题填空)

5 ◇

大黄主要有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醛、大黄酸。

大黄粉

▕20%硫酸﹣苯(1∶5),回流

↓▔▔▔▔▔▔▔▔▔▔▔▔▔▔↓ 药渣 苯液

▕5%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 ↓▔▔▔▔▔▔▔▔▔▔▔▔▔▔↓ 碱液 苯液

↓盐酸酸化 ▕5%碳酸钠水溶液萃取 沉淀 ↓▔▔▔▔▔▔▔▔▔▔▔▔↓ ↓重结晶 碱液 苯液

橙色细针状结晶 ↓盐酸酸化 ↓0.5%氢氧化钠溶液萃取 (大黄酸) 沉淀 ↓▔▔▔▔▔▔▔▔▔▔↓ ↓重结晶 碱液 苯液

橙色针状结晶 ↓盐酸酸化 ↓回收苯 (大黄素) 沉淀 残留物

↓重结晶 ▕硅胶柱色 橙色长针状结晶 ▕石油醚-苯

(芦荟大黄素) ↓混合溶剂洗脱 依次得大黄酚和

大黄素甲醚

第五章

概述: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均由桂皮酸途径合成而来。

三、香豆素类(4类):基本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的天然产物的总称

1. 简单香豆素类:只在苯环一侧有取代,且7位羟基未与6或8位取代基形成环,如七

叶内脂

2. 呋喃香豆素类:7位羟基和6或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物形成呋喃环,如补骨脂素

567

3. 吡喃香豆素类:7位羟基和6或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物形成吡喃环,如紫花前胡素

8OOOOOO

4、其他香豆素

香豆素有内酯的结构,与异羟肟酸铁反应可显红色,酯与羟胺作用可生成异羟肟(wò)酸

香豆素类分子中具有内脂结构,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然后其溶液经酸化至中性或酸性即闭环恢复为内脂结构。

但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开环产物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衍生物则发生双键构型的异构化,转变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衍生物,此时,再经酸化也不能环合为内脂

荧光反应:香豆素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显示紫色或蓝色

Gibb’s 反应:水解后用试剂2,6-二氯苯醌反应成蓝色则说明酚羟基对的C6位 无取代基

碱溶酸沉法(提取用): 由于香豆素类可溶于热碱液中,加酸又析出,故可用0.5%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提取,提取液冷却后再用乙醚除去杂质,然后加酸调节pH至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类即可沉淀析出。

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双环氧木脂素:

比如连翘脂素、连翘苷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五味子素、五味子醇(含此类结构)

含木脂素的中药实例:

五味子,主要成分有五味子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酚、五味子脂素(均为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分子特征: C6-C3-C6 结构。

7812'2341'6'3'OC56AB5'4'O了解命名的顺序和ABC环

具体结构看ppt详解

第2节

(一)性状:多为结晶性固体,少为无定形粉末,多呈黄色,颜色取决于结构中有无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OH、-OCH3)。在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尤其在7位或4位引入-OH及-OCH3等供电子基团后,产生p-π共轭,促进电子移位、重排,使共轭系统延长,化合物颜色加深

黄酮类呈黄色的结构特点: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槲皮素:R=H 抗炎、止咳、祛痰,治疗支气管 芦丁:R=芸香糖基

【理化性质】

1交叉共轭体系 颜色○

2助色团数目 ○

3取代位置 ○

eg当黄酮2位引入苯环时,即显色——交叉共轭体系

溶解性:黄酮、黄酮醇、查尔酮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和稀碱液中,难溶于水(分子平面型,排列紧密,水分子难以进入)

二氢类和异黄酮 由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水分子容易进入,水溶性稍大 引入羟基,7、4’-位,水溶解度增大;羟基甲基化(-OCH3), 脂溶性增加。

,,

酸性 :黄酮为例酚羟基酸性由强至弱:7,4﹣二OH>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因为5羟基能够与4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故酸性最弱) (选择)6显色反应

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 鉴定对象 黄酮类 3-羟基,4-羰基 5羟基,4羰基 结果 红色 素类无反应 紫外灯下 色谱检识 显鲜黄色荧光 三氯化铝反应 备注 查耳酮,橙酮、儿茶◇

注:花色素不加镁粉,仅加盐酸都能呈红色

第4节

1.提取 方法 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原理 黄酮苷及游离黄酮苷均能溶于甲醇或乙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