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厝村村史

钟厝村——不一样的闽南村庄

姓名 钟俊鑫 班级 14图管班 学号 3140401230

泉港区山腰镇钟厝畲族村,位于湄洲湾南岸,泉港最南端,山腰盐场下属九大工区之一,由鸢峰村和钟厝村组成,共7560人,其中钟厝村1427户,5817人,鸢峰村312户,1137人(2007年)。以钟姓畲族为主,通用闽南语和普通话。位于泉港山腰镇与惠安辋川镇交界处,毗邻沿海大通道,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稀少,以工盐业生产为主,以渔业,滩涂养殖业,石材加工业为副业。

历史沿革

据村里老人讲述和《安溪善坛四房家谱》记载,泉港钟姓始祖为钟道器,讳准,举进士第,任过漳州府教谕,见海澄冠山耸秀,居焉,世久族蕃,遂各立籍,分户为六,后因甲申之变,族众多逃,钟道器乃移海澄,传三世,道器第六子化成,传耿坊公。耿坊公第二子津儒迁往厦门同安钟宅,至银斋公生颜德公,又迁至清溪(今安溪)盐坛(后改为善坛),再传至五世钟可仰公,讳进响,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迁泉港开基,定居钟厝。钟厝祠堂有副对联也能说明钟厝源于安溪:“由清溪以来惠,善坛分支,自是英灵不爽;从嘉靖而至今,颖川衍派,一向财帛无逊。”因为钟姓尊钟离昧为先祖,钟离昧被项羽封在颍川,所以钟氏皆以颍川行派为灯号,在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块刻着“颍川衍派”的匾额。钟厝畲民保持着他们的民族特色,聚族而居。村落布局十分紧凑、密集,除了村口普安岭的那条公路,村中的道路十分拥堵,小巷小道遍布其中,这跟福州的乡村完全不一样的,在福州的村子里走小巷经常遇到死胡同,泉州的小巷四通八达互相联结,聚落文化也有很大差异。村中仍存在一处旧寨址的遗迹,坐落在鸢山上,后来被改造成民兵炮楼,如今已经残破不堪。

宗族关系

我从小生活在钟厝村里,对于村里复杂的宗族关系始终搞不懂。当初先祖第一次迁到这里时,有八子,后来这八子开枝散叶,逐渐壮大终于形成今天这个规模。八房家族相互扶持从不争斗,当与其他村有矛盾时一致对外。我们家族属于八房,虽然分散在村里不同角落,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宗族关系却不会消磨,每逢喜事,不管还认不认识只要属于八房都会收到这一家的请帖。闽南人民风彪悍,械斗现象十分严重,大姓欺压小姓,小姓连宗对抗大姓,钟姓在山腰地区是小姓,庄姓是大姓,两个姓氏之间相距很远交流不多,连语言都不一样,我们的闽南语跟惠安相近而不是山腰地区“头北话”。两姓之间曾经爆发激烈冲突,因此我们村对山腰人的评价不好。身为异族异姓的钟厝村必然会受到其他村子的排挤,曾经我们村与九里十八乡(三十六个村)爆发冲突,因此我们村与其他村格外独立,神明信仰也与其他村子不同。

闽南人把不讲闽南语的人统称为“阿北子”可见闽南人的地域观念的排外性之强烈,所以旧时闽南人的婚姻观念以同村通婚为主,外村女性数量稀少。新时代婚姻观念已经没有这么多限制了,越来越多的外省女性进入我们村。

节日与民间信仰

钟厝村虽然靠海但是并不信仰妈祖,因为村子与海还隔着山腰盐场,自乾隆起村子世代为盐民,并不以航海业为主业。与其他村子不同的是,我们不信仰保生大帝,也不信仰临水夫人,即使隔壁村的保生大帝庙就挨着我们村,我们也依旧不被影响,因为相对于隔壁村而言,我们村是大姓,小姓会被大姓所影响。我们村信仰本土神,即本村英雄人物的神话崇拜,开基祖钟进响和社公钟大人都被神化。钟大人是我们村地位最高的神,传说钟道器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当遭受瘟疫时,为救百姓舍命试毒,最后身死成神。村里共有四座庙宇,分别是供奉社公的社公宫,供奉钟大人的石德山宫,供奉观世音菩萨的潮音宫还有供奉我不知道的哪个太师的太师爷宫。我家就在石德山宫旁,对其略有了解,宫里不仅供奉着钟大人,也供奉着大二相公,还有青面神明,这两个神明都无从考证。社公钟大人的宗庙庙在别的镇子里,我们村的可能是分支,每逢寿诞时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将社公送到涂岭五坑社公庙里。潮音庙在我们村的信徒众多,近年来耗资百万重修了。这是唯一的一个佛教寺庙。村里没有基督教堂,基督信徒都是去隔壁叶厝村教堂做礼拜。

我们村也属于闽南文化的范畴,所有闽南节日我们村都会过,但是也有属于我们村的节日。每逢六月初六石德山宫钟大人生日时和六月十五社公宫社公钟大人生日时,全村人都会迎接“游神”信徒们都会去庙里“拜拜”。商贩们则会借机涨价,集市会变得很拥挤。

经济发展状况

清朝乾隆年间,福建遭遇台风袭击,钟厝,菜堂,普安,埭港共两千亩农田遭遇海水倒灌不能耕种,而此时永春庄姓居民从连江传来制卤晒盐技艺,在荒滩上围垦砌堤铺坎晒卤。山腰盐场诞生。早年为县盐课司直辖。民国时期,设山腰盐场公署,辖钟厝、菜堂、埭港3个盐务所,并且设立钟厝盐民警卫队保卫盐场。盐在建国前是暴利,庄氏就是因为盐场而成为一方富豪,钟厝村作为盐场的主要工区,村民也多受益于盐场。农田稀少,近年来越变越少,农业也只是副业,更多的的劳动人口开始进入城市里工作。村里只有几间服装厂,但是经营不佳。盈利不多。华人华侨并不多,大多是新加坡华侨。

这就是钟厝畲族村,虽然已经被汉族同化,也不会讲畲语,但是我们依然是最独特的村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