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学生家庭教育浅析-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 程华东 胡玲.

农村残疾学生家庭教育浅析 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程华东胡玲

【摘要】残疾学生受生理缺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工作比听力正常学生更困难也更重要。对残疾学生家庭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对于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残疾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残疾学生;家庭教育;现状;思考 一、残疾儿童需要“特殊的家庭教育”。

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不仅需要师范学堂,而且还需要“父范学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是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它对人的成长,对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成功,对民族未来的兴盛,都有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正确分清二者责任的前提。我认为可以这样认识家长和学校的关系,首先要分清“主要教育责任”,一定要认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由家长承担,学校是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构(因为家长的知识不全面。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残疾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90%的问题儿童是存在缺乏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不当。出现问题再矫治的社会代价,远远高于正常的教育成本,预防优于善后处理,在这一方面,广大农村残疾学生迫切需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的家庭教育”。

二、农村残疾学生家庭教育中突出的问题。 (一家长未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1.甩“包袱”型:就是把残疾孩子扔到学校不管。这类家庭很少,但确实存在。例如我校家住近城区的男学生刘××,弱智,带有偶发性精神症,一发病就逃跑,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常年的照料使家长无法忍受,认为有了这样的孩子很晦气,如果不出于舆论的压力,只差把孩子遗弃。把孩子送到特校完全是甩包袱。还有女生徐××,13岁,属聋哑,家长每次都不愿意接送学生。后来,干脆让孩子自己骑自行车上学,班主任和老师联系家长时,家长说:“我

家非常困难,没有钱花在交通上,学校可以帮助找民政、残联解决,国家也可以帮助解决。”好像穷得光荣,穷得有理,巴不得什么都政府买单。因此这类的家庭,教育后代便成了一句空话,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完全是为了甩包袱。

2.“留守”型:残疾学生的家长长期外出打工,接受托管重任的祖辈对留守儿童往往重养轻教。由于监管者者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调查中,留守儿童的祖辈31.9%为文盲,44.5%为小学文化,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

3.9%。同时祖辈大多对孩子比较娇惯,导致监护职责的浅层化。隔代教育在情感和理智的把握上,往往容易重感情轻理智;在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上,往往重物质轻精神。长期处于隔代教育环境的未成年人,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任性、霸道的习惯。而且,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在这群残疾孩子的身上,谈不上父爱和母爱,更谈不上对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好象家庭教育无形被蒸发似的,从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无形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

3.“责在校方”型:由于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在校住宿,家长认为管理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不需要管”、“学校管学习,家庭管生活”。这种“责在校方”思想在农村残疾儿童家庭和缺陷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自身文化知识的缺乏以及对知识的崇拜,许多农村家长普遍认为老师是万能的。在农民心中,教师是“圣人”,教育方法不可能失当,把孩子的一切寄希望于教师管理。有的家长这样对老师说:“老师,我没念过多少书,我不懂教育孩子,我这孩子就交给您了,对孩子该打该骂

您瞧着办,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其次是贫困、单亲、残障等特殊家庭迫于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根本无暇思考、顾及家庭教育,只好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而当孩子出了问题之后,这两类家长往往更多归咎于老师。

(二教育思想和方式存在问题

1.简单粗暴型。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历来是部分家长的拿手好戏,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材”、“舍不得重打,上房揭瓦;锤捶打打,出匹良马”等世代相传的教子经验。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更喜欢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家庭存在用物质刺激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情况。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家

长,不能说他们不关心子女的成长,或许正由于他们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迫切,当他们对子女所抱得过高的要求不能达到时,便“恨铁不成钢”,非打即骂。

2.娇纵溺爱型。对中国的父母来说,“溺爱”可谓是心头永远的痛。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不能溺爱孩子,但在实际的生活中,长辈总是不知不觉地把关爱变成了溺爱,尤其是面对残疾儿童,补偿心理,驱使父母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在调查中,竟然有的家长表示“从来没有”严厉地教育过孩子。溺爱教育的后果十分严重,它只会养成未成年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不良习性,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或遇到外界不良诱因,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家庭教育“顺其自然”型:这也是大多数弱势群体家庭对自己孩子的态度。首先认为残疾人读书无用,认为“正常人一旦读到初中,就有学生不愿读书而失学,即使正常人考上了大学,找工作也非常困难,何况残疾人呢?不如就呆在家里,上什么学,免得浪费时间和金钱。”在政府关怀下,通过学校教职工每年下乡做工作,实行免、补之类的政策,有的家长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从不过问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类家长见班主任躲,见科任教师让,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只要孩子会用钱买东西,到社会上能与人交流就行了。这类家长既不懂手语、盲文,也不会使用,基本上与孩子交流少,更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