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及热处理》复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2. 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 空间点阵:描述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或原子集团)规律排列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

4. 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5.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6. 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7. 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8. 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9. 晶粒:组成多晶体的各个小单晶体的外形一般为不规则的颗粒状,故通常称之为晶粒。

10. 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11.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2. 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3. 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4. 固熔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的排列是否规则。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晶体与非晶体最根本的区别是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而非晶体则不是。 9.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10. 位错两种基本类型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是刃型位错所特有的。

11. 在立方晶系中,{120}晶面族包括(120)、(120)、 (120)、(120)等晶面。 12. 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等三种;属于面缺陷的小角度晶界可以用位错来描述。 三、判断题

1. 固溶体具有与溶剂金属相同的晶体结构。(√)

2. 因为单晶体是各乡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3. 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位向相同的单晶体组成的。(×)

4. 因为面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大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所以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更致密。(√)

5. 在立方晶系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间的距离也最大。(√)

6. 在金属晶体中,当存在原子浓度梯度时,原子向各个方向都具有相同的跃迁几率。(×)

7. 因为固态金属的扩散系数比液态金属的扩散系数小得多,所以固态下的扩散比液态下的慢得多。(√)

8. 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稍强一些。(×) 9. 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四、选择题

1. 组成合金中最基本的,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称为:(b)

a.相;b.组元;c.合金。 2. 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含义是:(b)

3. a.随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b.随温度降低电阻降低;c.随温度增高电阻减小。

4.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c)

5. a.体缺陷;b.面缺陷;c.线缺陷;d.点缺陷。 6. 亚晶界是由:(b)

7. a.点缺陷堆积而成;b.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c.晶界间的相互作用构成。

8.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b) 9. a.<100>;b.<110>;c.<111>。

10.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b) 11. a.{100};b.{110};c.{11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