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2分)

阴晴雨晦 丽日蓝天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憧(chōng)憬 锱(zī)铢必较 B.倔强 (jué) 孜(zī)孜不倦 ....C.摒弃(bǐng) 茫无崖(yá)际 D.跻( jī )身 根深蒂(dì)固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当人们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近年喜洋洋和灰太狼成为少年儿童追捧的对象,它们的言行被许多人潜移默化甚至模仿。 ....D.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4.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家马克?吐温,他的作品多以幽默讽刺见长。 B.《“海盗”生活》描写了汤姆、哈克和蓓姬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 C.《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两部既有相关性又有独立性的小说,语言清新简约充满率真童趣。 D.《当海盗去》描写了汤姆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的反抗心态。 5.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2分)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6.根据课文默写:(6分)

①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②壁立千仞,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③ ,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⑤ ,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⑥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与欣赏(39分)

(一)(3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第 1 页 共 8 页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6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阙: ②至于夏水襄陵 襄: ..

③沿溯阻绝 溯: ④乘奔御风 奔: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三)义犬(11分)

①②③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

④⑤⑥

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

⑦⑧

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说:通关节、说人情。④辔(pèi):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这儿代指马。⑤扫:扫,清理。⑥橐,钱袋。⑦冲衢:交通要道。⑧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⑨俨:形容整齐

10.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乃以石投犬”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为师矣 B.徐喷以烟 C.是以谓之“文”也 D.岁以大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既走,则又从之 既: ②犬始奔去 去: ..③金亡其半 亡: ④封金俨然 然: ..12. 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5分)

第 2 页 共 8 页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 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本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文中能体现这种顺序的词语有哪些?(2分)

15.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五)(14分)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16.阅读文中划橫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描写方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8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