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议论文分论点
训练》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提能训练】
全班可以分成三个大组,六个小组,每个大组完成一道。找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做。独立完成后讨论交流。最后代表发言,共同研讨板书回答。
【例一】
1、阅读下面三个有关学习问题的材料。 材料一:
新加坡女作家尤今,毕业于南洋大学中文系。曾经先后担任过图书管理员、记者、副刊编辑等职。著有短篇小说集《模》、游记《沙漠里的小白屋》、《缘》和新闻特写集《社会鳞爪》等。所写作品大多涉及妇女命运,表示了对妇女的同情和关切。
尤今从小就养成了持续不断的阅读习惯。她说,倘若不读书,自己的日子,便过得无趣、无味、无欢乐。因此不能一日无书。 她读书分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的看。
这时候,她的眼睛好像长了翅膀,在书页上任意飞翔。虽然是看得很快,然而,由于是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看的,所以她并不曾辜负自己手中的书。
读完以后,如果觉得这是一部好书,她便会从头到尾再细细重读一遍。
细读时,她作眉批。有时是段批,有时是章批。在细读一本书时,她会利用闲暇速读另一本新书。一缓一速,循序并进。这样在以反刍的方式消化旧有知识的同时,也没有放松自己对新知识的吸收。 别人常常问她:“你每天可资利用的时间,好像总比别人多出了一大截,究竟你是怎么分配的?”
答案是:分秒必争,全力以赴。
由于日日夜夜都沐浴在书海里,她有时晚上做梦,连梦都沾着书香呢! 她说:“书,是我最始与最终的唯一。我和书彼此相恋,永不相负。” 材料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每次与人出游,总是带着一个白锦袋,想出妙句,立即写好放进袋里。晚间回家整理,几乎天天如此。
材料三:
清代大学者、大思想家戴震从小读书就喜欢提问,例如在老师讲解《大学章句》时,他就问老师朱熹是何时的人,他何以知道二千多年前的事。
1
2.分析材料的异同点。 【分析】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1.都是说明勤奋求学与成才的关系。 2.都是说明应该如何做学问的。 不同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成功者做学问的方法。 3.取出一两个共同点编写为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例二】
1、阅读下面三个材料。
材料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代的人们。 (英)萧伯纳
材料二: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德)爱因斯坦
材料三: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菲)何塞? 黎萨尔
2.分析比较异同。
材料的共同点: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不同点:奉献对象的侧重点不同。 3.编写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
点
二
:
分论点三:
【例三】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而华裔美国物理学家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要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1974年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而且新粒子(J/qr粒子)的发现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丁肇中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对此,丁肇中深有体会地说:永远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2、概括文段的中心思想:
文段最后已经点明事件给丁肇中的启迪。但是从“发现”的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事件具有更多的意义。如:科学家只有大胆怀疑旧学说,满怀信心,坚持实验,才能发现真理,建立新学说。
3、根据叙述事件的过程,可将文段分为:
“大胆怀疑---坚持实验---发现新粒子---获得殊荣---总结体会 ”。
4、参考文段的中心思想和层次意义编写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总结:议论文正反式基本格式:
1.高度概括一件事,或叙述一种社会现象,或引用某些人的语言,从中引出简洁明了的中心论点。
2.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分析论点的重要性(为什么:即这样做有什么作用;或怎样做) 3.从正面用几句话引出古今中外的几个事例(一定要高度概括,主要突出能证明论点的情节)证明论点,举例后一定要结合论点用道理分析一下。(详写) 4.从反面举出几个事例证明论点。(略写)注:以上也可以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加以证明。 5.总结上文,指出这样做有何现实意义 6.辨证地分析一下。
7.扣住中心论点,小结全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