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 音乐与生活 第1节 生命之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感受和体验伴随生命历程的各类音乐,感悟音乐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特点,分辨出每首乐曲的表演形式。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出《猎人送葬》主题音乐并分析其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开始对鉴赏音乐产生兴趣,懂得大自然也有生命,作为地球公民应”珍爱生命,保护自然”. 【教学内容】

1、 欣赏三首以生命的开始-成熟-终结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要素分析特点. 2、了解音乐小知识舞剧 摇篮曲 交响曲 。 3、了解三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音乐与人类生命的作用和意义.

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记录音乐片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学案 :

1、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幼儿安静入眠而唱的一种歌曲。在各国、各民族、各地

区的民间音乐中,都有很多悦耳动听的摇篮曲。后来作曲家们对摇篮曲的应用突破了原来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渐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表演的一种抒情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音乐体裁。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

2、 舞剧《鱼美人》首演于1959年,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由当时在中

国任教的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这部舞剧曾分别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进行了成功的演出。《鱼美人》的故事情节是讲述海底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人间勤劳勇敢的猎人,但是遭到了凶恶的山妖的阻挠和破坏,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猎人和鱼美人终于战胜了山妖的魔法,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

3、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

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二【导学过程】导入:

首先引导学生大自然声音分为:乐音 噪音

人们都说:|”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与生活,”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音乐贯穿与人生旅程,那么音乐与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人们从诞生起音乐伴随人生重要的三个阶段即出生 、婚礼、葬礼,生命之歌这一节主要描述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从生命诞生开始到生命成熟直到生命终结的三个过程,作曲家运用音乐带给我们的三种感受,下面我们来聆听三首音乐作品. 三【新授】: (一) 生命诞生:

1让学生唱出所知道的摇篮曲. 2聆听<<摈榔树下摇网床>>思考:

(1) 作品的演唱形式?童声合唱\\女生独唱

(2) 运用音乐三要素分析此曲?速度 旋律 节奏 (3) 摇篮曲的特点?曲调柔美 节奏平稳 富有摇晃感 3复听 感受:师生共同哼唱并体验摇篮曲特点?

4介绍京族:《摈榔树下摇网床》是广西壮族的京族民歌 (二) 生命成熟:

1聆听 思考:我们从摇篮中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结婚的时候需要怎样的音乐?聆听<<婚礼场面>>思考:它所描绘的场景,情绪 节奏 旋律又有怎样的特点?(参考课本的谱例)

喜气 热闹的婚礼场面,从音乐中感受喜悦 兴高采烈的情绪,节奏为快板,有锣鼓点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