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

教育测量与统计测试试题(A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测验手段反映真识情况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程度是( )

A.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2、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定标志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然后从各

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从而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叫做( )

A.整群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 D. 单纯随机

抽样

3、一个小组有10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

是相等的,则张明或李华被选中的概率是( ),如果进行两次选举,那么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 )

A.1/5,1/5 B. 1/5,1/100 C. 1/10,1/100 D. 1/5,1/10 4、某班36个学生,英语测验分数地标准差为9.6,则其离差平方和是( )

A. 3317.6 B. 3217.0 C. 3320.5 D. 3500.1 5、一位老师对8个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猜测。如果教师猜对的可能

性为1/3,且规定教师只有猜对95%才算这个教师有一定的评判能力。那么,这个教师至少要猜对学生成绩的个数为( ) A.4 B. 5 C. 6 D. 7

6、下列两组数据①14、2、17、9、22、13、1、7、11②1、26、11、

9、14、13、7、17、22、2的中位数分别是( )

1

A.11、12 B. 14、9 C. 13、9 D、14、12

7、某年初中入学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的计分比例为4:3:3,

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为72分,数学为94分,英语为79分,那么该生(假设各科难度相近)总平均分数为( ) A.82 B. 82.8 C. 80 D. 80.7

8、下列数据:23、36、20、25、33、31、27、29的四分位距是( ) A. 4 B. 6 C. 3 D. 8

9、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2000人中前500名予以奖励,考试的平

均分数为75,标准差为9,那么,获奖的分数线是( ) A.81.03 B. 83.15 C. 84.56 D81.15

10、某区3600个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接近正态分布,其平均分为80

分,标准差为11.5分,则在70——90分之间应当有( )人。 A.2216.52 B. 2218.05 C. 2235.32 D. 2650.8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在教育统计过程中,抽样调查的种类有( )

A.单纯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机械抽样 D、整群

抽样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差异量的有( )

A.全距 B. 中位数 C. 平均差 D. 标准差 13、在教育实验中,常用的教育实验有( )

A. 单组实验 B. 等组实验 C. 轮组实验 D. 田野考察 14、积差相关使用的条件有( ) A. 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性数据

2

B.两个数据的总体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

称的分布

C.必须是成对的数据,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变量对

数N>30

D.两个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15、目前在教育与心理测试中,应用最广泛的效度分类方法将效度分

为( )

A.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结构效度 D. 效标关联

效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2.5分,共10分)

16、为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慎重的收集原始资料,在收集原始资料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是__全面性原则__ 、客观性原则__、__准确性原则____。

17、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__教育测量____和_教育实验_____两种途径。

18、变量根据其所表示的数据性质可以分为__称名____变量__顺序

____变量__等距____变量和___比例___变量。

19、用相关法计算区分度时,多采用计算的方法有__积差____相关、

___二列___相关、___点二列___相关和__∮____相关。 五、论述题(共15分)

22、教育测量主要是对精神特性的测定,与一般的物理量的测量有一

些不同点,具有间接性、相对性、明确的目的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教育测量在教学实践中是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价值的。 六、操作应用题(本大题共2题,第1小题15分,第2题20分,共

3

25分)

24、有100名名考生参加某论文试题的测验,按高低分各占总人数的

25%分组,其中5题得分统计如下表(见下页),试计算该题的难度。 高 分 组 X f 12 10 10 6 8 5 6 2 4 2 2 0 ∑ 25、对20名学生进行期末测验,这20名学生的测验总分与第1题得

分情况如下表所示。为了考察第1小题是否具有区分能力,将该题用二分法记分,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现将20名学生期末测验成绩,以60分以上(含60分)为升级,60分以下为留级,试用∮相关方法分析该题的区分度。

∑ 低 分 组 X f 12 0 10 1 8 4 6 8 4 1 2 11 学生 测验总分 分 第1小题得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