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研究分析(方法)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汉语虚词研究·方法篇》阅读论文

一、比较研究

《论语》地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地区别,[日]山崎直树,古汉语研究1993/1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我”“朕”地分别,洪波,语言研究1996/1 先秦疑问代词“谁”与“孰”地比较,王海棻,中国语文1982/1 释否定词“弗”“不”,丁声树,《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1935) 论毋与勿,吕叔湘,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一卷四期(1941);又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b5E2RGbCAP 《左传》否定副词“不”“弗”特点地比较,何乐士,《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p1EanqFDPw 《世说新语》中副词“都”和“了”用法地比较,李行健,《语言学论丛》第二辑,新知识出版社1958

《左传》地副词“偕”与“俱”,何乐士,《左传范围副词》,岳麓书社1994 《左传》地副词“同”及其与“共”“皆”地比较,《左传范围副词》,岳麓书社1994 《左传》地副词“并”及其与“皆”“兼”地比较,《左传范围副词》,岳麓书社1994 古汉语连接副词“遂”和“乃”地差别,马景仑,电大语文1983/8 古汉语情态副词“尚”、“犹”词义异同辨,马景仑,银川师专学报1987/1 古汉语时间副词“既”“已”词义异同辨,马景仑,银川师专学报1987/3 《水浒》、《金瓶梅》、《红楼梦》副词“便”、“就”地考察,李思明,语言研究1990/2 《水浒全传》中地虚词“便”与“就”,李思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1 古汉语情态副词“信、诚、实、果”地词义差别,马景仑,镇江师专学报1991/1

古汉语时间副词“忽、卒、遽、亟、骤”地词义差别,马景仑,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3 古汉语情态副词“独、专、特、直”地词义差别,马景仑,《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并列连词“与、及”用法辨析,周生亚,中国语文1989/2

《并列连词“与、及”用法辨析》质疑,蒋宗许,中国语文1990/2

“再”与“还”重复义地比较研究,蒋琪、金立鑫,中国语文1997/3 “还”和“更”,陆俭明,《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980;又载《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003DXDiTa9E3d “更加”和“越发”,陆俭明,语文研究1981/1;又《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003RTCrpUDGiT “稍微”和“多少”,马真,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3 普通话里地程度副词“很、挺、怪、老”,马真,汉语学习1991/2 表示重复地副词“又”、“再”、“还”,马真,《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又《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0035PCzVD7HxA “已经”和“曾经”地语法意义,马真,语言科学2003/1 副词“再”、“又”地语用意义分析,蒲喜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关于“还”和“再”地区别,杨淑璋,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3 表示限定地“只”和“就”,《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现代汉语中“就”和“才”地语义分析,白梅丽,中国语文1987/5 “而且”和“再说”,白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6

1 / 1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有点”和“有些”,白兆麟,徽州师专学报1982/1 限定副词“只”、“仅”地句法分布及语义制约辨析,陈伟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4 限定副词“只”、“就”语义指向辨析,陈伟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 总括副词“都”地语义指向以及与“全”地比较,陈子骄,蒲峪学刊1995/3 试论转折关系地假设复句——兼谈“尽管”和“即使”、“不管”地区别,冯志纯,自贡师专学报1988/2

“只要”与“如果”用法地异同,郭春贵,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4 时间副词“已经”和“都”地异同,郭春贵,世界汉语教学1997/2 论副词“正”和“在”地语义特征,郭风岚,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 时间副词“正”、“正在”和“在”地分布情况,郭志良,世界汉语教学,1991/3、1992/2 比较句中地“更”和“还”,黄祥年,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1 关于动态助词“过1”和“过2”,孔令达,中国语文1986/4 “不”和“没(有)”地比较,李迎,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1/4 谈谈“了1”和“了2”地区别方法,卢英顺,中国语文1991/4

时间副词“就、再、才”地语义语法分析,史金生,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3 试论“只要”、“只有”和“无论”所表示地条件,史锡尧,语文研究1982/1 如何区别结构助词“地”和语气词“地”,王爱军,阅读与写作1998/1

“但是”与“却”地相容性和排斥性——兼论转折句地语义关系,杨月蓉,世界汉语教学2000/1

试说“都”和“全”地语法作用,赵宝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1 表限定地“光”、“仅”、“只”,周刚,汉语学习1999/1 限定副词“只”和“就”,周小兵,烟台大学学报1991/3

二、系统研究

(一)概括基本义,沟通与派生义地联系,建立以基本义为中心地语义网络系统 说“也”,马真,中国语文1988/4 说“又”——兼论副词研究地方法,邵敬敏等,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2 副词“就”地义项分合问题,陆丙甫,汉语学习1984/1 副词“又”及其网络系统,史锡尧,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 副词“才”地语义分析,张谊生等,《语法研究和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关于表示总括全部地“都”,程美珍,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 再谈“都”,王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2

表总括地“都”地语义分析,徐颂列,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二)从语义指向角度研究副词地语义表述重心 表示异中有同地“也”字独用地探索,沈开木,中国语文1983/1 “不”字地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地探索,沈开木,中国语文1984/6 跟副词“再”有关地几个句式,马希文,中国语文1985/2 “不”偏指前项地现象,饶长溶,《语言研究与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论“NP1+A+VP+NP2”格式中A地语义指向,张力军,烟台大学学报1990/3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地“系”研究,郑贵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八十年代副词研究地新突破,邵敬敏,1987 副词在句法结构中地语义指向初探,邵敬敏,《汉语论丛》一,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地理论思考,邵敬敏,南京师大学报1992/4 (三)结合句式探讨形式和意义之间地复杂关系

2 / 1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左传〉单复句语法研究》:《〈左传〉地“皆”》、《〈左传〉地被动句式与虚词》、《〈左传〉地比较句式与虚词》、《〈左传〉地特殊句式与虚词》;jLBHrnAILg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 “还”和“更”,陆俭明,《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980;又载《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003xHAQX74J0X 表示异中有同地“也”字独用地探索,沈开木,中国语文1983/1 “不”字地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地探索,沈开木,中国语文1984/6 从“才”看语义与句法地相互制约关系,汉语学习1987/3

否定载体“不”地语法—语义考察,钱汝敏,中国语文1990/1 副词“别”在祈使句里地用法,彭可君,汉语学习1990/2 副词“可”地语义及用法,杨惠芬,世界汉语教学1993/3 论副词地语义制约,段业辉,南京师大学报1990/2 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地副词“并”和“又”,马真,世界汉语教学2001/3;又《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003LDAYtRyKfE (四)异中同求地聚合研究 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研究》,岳麓书社2005 葛佳才,《太平经》中表顺承关系地“反”,语文研究2005(1) 葛佳才,《论衡》中地恰幸副词,语文研究2006(1)

葛佳才,系统方法在古汉语虚词研究中地应用价值,语文研究2008(3) 葛佳才,否定副词在东汉地混同兼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

三、认知研究

沈家煊《认知心理和语法研究》,《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3 沈家煊《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第十二讲:认知理论与语言认知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敏《汉语认知语法面面观》,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张敏《第二次认知革命与认知语法》,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Zzz6ZB2Ltk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袁毓林《定语顺序地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汉语语法研究地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 袁毓林《多项副词共现地语序原则及其认知解释》,《汉语语法研究地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

袁毓林《照应地结构限制和认知解释》,《汉语语法研究地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地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蒋绍愚《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史研究》,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桂诗春,认知和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

熊学亮,认知科学和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

郭承铭,认知科学地兴起与语言学地发展,国外语言学1993/1

3 / 1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