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的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文章采用文献法对有关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这四个方面,其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生活的重要环境,也是儿童早期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也是儿童最早的教育场所。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家庭因素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开展了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及其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家长寻求正确的教育方式提供依据。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法调查发现,国内很多学者都是从父母的遗传素质、父母的心理素质、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等他们的自身条件方面来调查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多家庭中一些微观的影响因素和除父母以外的影响因素并没有涉及太多,但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认为: 应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研究。例如,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综合方面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人从家庭教育的微观角度出发如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亲参与教养四个方面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从家庭教育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初步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家庭因素有哪些,尤其是可以初步了解这些主要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以期发现,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找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研究家庭教育中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依据,为父母能够树立正确的
[2]
[4]
[2][3][2]
[2] [1]
教育观提供帮助,为改善不良家庭教育环境提供帮助。最终引起广大父母对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重视,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5]
二、研究过程
研究内容: ①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
②各主要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文献法
本课题的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有很多,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最主要的是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亲参与教养,通过收集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并处理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结构就是家庭成员间横竖关系的总合。横的关系,是指同代人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和兄弟姊妹间的关系;竖的关系,是指代际之间的关系,如父子、母女、祖孙的关系。所以,家庭结构是代际关系与同代关系的总合,是二者统一的组合形式。
1.父母的分居、离异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家庭结构都是完整的,但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的家庭即破裂型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因某种原因缺损,使家庭功能受到损害。这种功能损害常使孩子心理上长期存在焦虑,并影响他们的个性的发展,破裂型家庭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父母死亡、父母离婚和父母争斗。
[13]
[6]
[5]
这些情况无论对孩子或父母都是不幸的。
父母离婚比父母死亡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影响要大,而经常争斗的家庭又比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个性影响更大。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孩子始终潜在着未解决的冲突,使孩子倍感孤独,使孩子处于持续的焦虑和紧张的状态。由于父母对事情的看法不同,一产生矛盾,孩子便成了出气筒、替罪羊,造成家庭动荡不稳定。有的孩子也会被卷入冲突中,如,父母双方都争取孩子的支持,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