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应有中国底色

中公专家解析面试热点<<<点这里!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应有中国底色

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中公教育面试频道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形式为考生整理了大量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最新热点、面试案例、面试模拟、面试课程以及常用的面试礼仪等供考生学习提高。 还有疑问?点击这里>>>一对一在线咨询。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事业该如何回应13亿人民的期待,该如何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任?12月16日的津城东丽湖畔,一场以“新时代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盛会或许能提供答案。

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大型年度教育论坛,大学校长论坛已举办至第4届。回顾往昔,近百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献言献策、踊跃发言的盛况犹在眼前。如今,40多位全国各大学校长书记再度聚首,盛况空前。

教育事业,是国之根本,大学教育又与人才培养,国家建设密切关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践行新使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

十九大前夕,“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宏伟蓝图已然展现,又该如何实现?未来的“双一流”大学,该是什么模样?观察中国与欧美部分著名高校的校训可见,双方的教育理念颇有共通之处。比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Veritas”,即真理,求真;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是即真,所以求是亦为求真;耶鲁大学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和真理;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中公专家解析面试热点<<<点这里!

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如何创办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是关键。正如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强调,媒体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更好地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舆论支持:要为高校立德树人鼓与呼;要为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助力;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大力推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主题,是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的办学定位,彰显崇高的价值追求、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怎样才能办出“中国特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中央对于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系统回答了学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而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方式,也是区别于欧美高等教育的关键。

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是中国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如何评价大学学科建设的质量?以往,一种通行的做法是以论文及其被引用、被高引的数量为依据。但是,此类排名是否具有科学性?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高校只有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贴紧靠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日益丰富的发展资源。

在武汉大学,有一门叫“测绘学概论”的基础课,由6名院士和4名教授共同讲授,已坚持了20年。这门课程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什么是测绘。也因此,这门课被称为“最奢侈的基础课”。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是因为培养出了一流的本科生,无论哈佛、耶鲁,还是北大、清华,莫不如此。”要让一流师资力量坚守讲台特别是本科课堂,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严格要求,也有赖教师评价体系的优化,形成对教授教学的更多激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出“以数据论英雄”的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中公专家解析面试热点<<<点这里!

陈腐评价方式,形成具备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如何破题,时下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莅临大学校长论坛的各位校长和专家。在此,衷心期盼他们能够为中国、为世界呈现更多值得回味的精彩瞬间。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多练多开口,充分掌握面试技巧,重点仍然是注意积累,平常可以多听听新闻,关注时政热点,为面试积攒知识,储备能量,从而在考试中出色发挥,一举成功!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