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一语文练习:模块综合 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网友爆料称在K1063车次火车上,一群大妈在火车上互飙广场舞,气氛很热烈,乘客纷纷掏出手机拍摄。但坐在车上的一位老大爷全程______,视而不见。

②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一个人______几十年,他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③不管你承不承认,你我总是会被某些美好的事物吸引,______,流连忘返,乐在其中,以致“无法自拔”。

A.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B.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C.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D.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目不斜视 答案:C

解析:“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根据第(1)句中的“视而不见”能够确定应填“目不斜视”;第(2)句强调学识;根据第(3)句中“被某些美好的事物吸引”能够确定选“目不转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西方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有“基因开关”,这个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对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B.有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武侠小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C.在此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但仅比赛的胜负。

D.昨日,“爱重庆”微博上发布了一组照片,该微博称渝中区有一处天桥,桥的一端从地面连接到另一栋楼的13层。该微博发出后,引发了网友对该天桥所在地的各种猜想。

答案:D

解析:A项,“但距离相对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句式杂糅,一种表达为“但距离相对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一种表达为“但相对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B项,句意不明。前半句有两层意思,“这种观点”指代什么不明了;C项,“赢得的”与“胜负”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胜负”可改为“胜利”。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粽子是一种时令美食,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据文献记载,唐宋以后粽子名目逐渐繁多,形状和内质也不尽相同。____________。据说盛唐时期返回日本的遣唐使曾写下“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们对在中国生活的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

①从内质看,粽子的馅儿也是花样翻新,有枣、核桃、莲子、火腿等

②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将簪艾一枝”写的是用艾叶浸米裹成的艾香粽子 ③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粽子还凝聚着一种深挚的异国情结

④从外形看,粽子大致可分为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等

⑤风流皇帝唐玄宗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赞美的是当时盛行一时的九子粽子 ⑥如果其中再加上枸杞、陈皮、姜末之类营养就更丰富,而且芳香扑鼻 A.⑤②①⑥③④ B.④①⑥⑤②③ C.④①③⑥⑤② D.⑥②①④⑤③ 答案:B

解析:第④句和第①句照应上文的“形状和内质”;第⑤句和第②句是对第①句和第⑥句的具体说明;而第③句则与下文的“异国情怀”相呼应。

4.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3)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

答案:(1)谈笑有鸿儒 (2)清泉石上流 (3)仅仅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逝者如斯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7分)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

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

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卷三一》)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B.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C.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D.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答案:D

解析:原文标点: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武”是东汉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 B.“世祖”是东汉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庙号。 C.“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

D.“《后汉书》”是一部由史学家范晔编撰的编年体史书。 答案:D

解析:不是编年体史书,是纪传体史书。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萧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之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

B.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时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将他比作父母。

C.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为皇帝献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D.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以致死后无葬身之地。

答案:C

解析:“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仅仅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种做法)使用的人力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4分)

(2)先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德远播邻国,仍要借助兵符才能解救对赵国的包围。(4分) 【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汲县人,年轻时很有才能,在郡里为官担任公曹,以公平著称。更始年间,被大司马府征召。建武元年,一年之中连升三次官职到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干不法之事,在城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诗晓谕萧广,他仍不改悔,于是杜诗就杀掉了萧广,回京后把情况奏报给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仪仗,又派他到河东巡视,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带领骑兵突击贼兵,杀死了杨异等人,贼兵所以被消灭。拜授为成皋令,做了三年官,政绩十分突出。又迁升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俭朴,施政清正平和,靠诛杀强暴的人建立威望,(他)善于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又设计制造水排,铸造农具,(这种做法)使用的人力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墙,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丰足富裕。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称赞他说:“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不应长期担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用来把职位让给功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