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点(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点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单选题

1.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的基础是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上 B.我国的经济政策

C.我国的政治政策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育学教材是 (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 A.《孟子》 B.《荀子》 C.《论语》 D.《学记》

6.某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 )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 A.发展性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个体性功能

8.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 A.价值澄清模式 B.体谅模式

—1—

C.社会学习模式 D.认知模式

9.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 )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10.在人发展过程中,“校外之外”发挥影响作用的是 (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11.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品德评价常用方法的是 ( ) A.整体印象评价 B.操行评定评价 C.问卷法 D.操行计量评定法

12.以下教学方法中,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 ( )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13.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

A.教育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个案实验法

14.以下不属于教师在教学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方式的是 ( ) A.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B.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C.通过游戏软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D.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1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量,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6.确立三维目标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

①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

②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 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

—2—

④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 ( ) A.教学策略 B.学习方法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法 二、多选题

1.从功能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和 ( ) A.国家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E.初中课程

2.通过评价分析日常教育教学问题及原因,并与评价对象一起制定改进方案,以期正确解决实际存在问题。我们把评价所具有的这些功能称之为 ( ) A.导向功能 B.改进功能 C.诊断功能 D.鉴定功能 E.监控功能

3.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下列哪些客观条件? ( ) A.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 B.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C.现有的教育发展水平 D.文化背景

E.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4.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教材 B.教师 C.学生 D.教学手段 E.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

5.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 ( ) A.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