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白公鹅》对比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白鹅》、《白公鹅》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一机三小 马丽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预习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个单元的字词,今天,我们将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第13课《白鹅》和第14课《白公鹅》。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

这两幅“白鹅图”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漫画。丰子恺不但是位了不起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用画笔画白鹅,同时还用文字来描摹白鹅。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他的《白鹅》一文。 二、梳理文章结构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板书“高傲”)

2、同学么很会读书,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读成了一个词,那么你对“高傲”是怎么理解的?

3、丰子恺先生曾说:“在得到一个主题后,宜于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于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这样便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正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艺术特点。下面就

让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细细体会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描摹白鹅的。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写白鹅高傲的语句并画下来。(课件出示有关语句)

5、读一读这些语句,再结合课文看看这些语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件出示总分结构)

6、同学们已经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出来了。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该这样,读后就要思考作者在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围绕着主要内容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这样,一篇长长的文章就会在头脑中变得条理清晰起来,这就是把书读薄。

7、再来看这5句话,有一句话在文中单独成一段,你们注意到了吗? 一起来读第2段话。现在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再来快速读读3-7自然段,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一段不仅承接了上面的内容,而且引出了下面的内容,这样的段落,我们称它为“过渡段”。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文章严谨,思路清晰,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也不妨用一用这种方法。再来齐读这一段话,最好能把它背下来。 三、理解重点语句

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在《电车上的陌生人》共读活动中,我们的导师、儿童阅读推广人李兰老师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收获,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获得一点感悟更重要,也更令人兴奋。没有有价值问题的提出,就没有寻找答案和找

到答案的妙不可言。所提的问题要是自己不明白的真问题,提问可以促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

老师已经提前让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下面我们来交流。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你对净角出场想说什么?

(2)哦,鹅就像他这样走路的,再看一遍。 (3)看到了吗,那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什么是三眼一板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解释词语有几种方法? (联系上下文)

(2)鹅是怎么吃饭的?食材固定、顺序不变 (3)这就是三眼一板的意思。 四、品读“吃相”

1、作者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体现鹅的高傲,同学们再来看看课文,这三方面内容作者是用笔均匀还是有所侧重? 2、作者在叫声和步态上,描写的比较简略,而在吃相则不惜笔墨。既然这一部分是作者浓墨重彩来写的,那我们也就应该认真细致地来品读体会。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白鹅吃相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通过它的吃相来展现它的“高傲”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