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带)2018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表

四年级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备课组长 时间 参与人员 一、讲课时关键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把旧知迁移应用到数学 陈海带 年级 记录、材料整理 四年级 陈海带 2018年12月11日 何新艳、邓德情、邓长从、邓光意 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为目的。 备课内容:《卫星运行时间》 学习目标(说清楚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备课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中心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说清楚重点):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估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说清楚难点):掌握乘法竖式的算理。 教学关键(说清楚关键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设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1

主备教师:陈海带

过程 任教班级:四年级(6)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

要114分。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指名让学生口算汇报。

114×2=228(分) 114×10=1140(分) 114×20=2280(分)

师:说一说“114×10”“114×20”,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借助时事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描述 1.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 )(分)

师:同学们,这是几位数乘法?(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你想用什么方法算114×21=( )?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预测: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

生1:我是把114看作100,100×21=2100(分),所以114×21≈2100,比2100

多。 生2:我是把21看作20,114×20=2280(分),所以114×21≈2280,比2280多。 生3:我是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分),所以114×21≈ 2200,比2200多。

四年级上《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初案)

2

生4:我是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分),所以114×21≈2400,大约2400。 师: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乘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生: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样口算起来更快。 师:所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用这种方法。 2.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当我们需要准确的数值时,该怎么办呢?你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小组展示汇报结果。 解决方法1: 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114×7×3(把21看成“7×3”)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2394 解决方法3: 114×21 × 100 10 4 20 2000 200 80 1 100 10 4 2 2 8 0 + 1 1 4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