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5年公用设备基础备考:冷却塔的组成和分类试题

云南省2015年公用设备基础备考:冷却塔的组成和分类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面设臵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 A.0.5  B.1  C.1.5  D.2

2、对于集中式给水出厂水来说,在与水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__mg/L。 A.0.2 B.0.1 C.0.4 D.0.3

3、泄压阀的设置要求不包括__。 A.当直接排放时,应有消能措施 B.泄压水宜排入非生活用水水池 C.泄压阀的泄水口,应连接管道

D.泄压阀用于管网泄压,阀后应设置阀门 4、污水、废水隔油池的设计要求包括__。 A.隔油池的进水管上应清扫口 B.隔油池应设在排水点的出口处 C.隔油池宜设有通气管 D.隔油池应设有活动盖板

5、如图2.50所示,一半球真空辐射炉,球心处有一尺寸不大的圆盘形辐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的定向辐射强度和辐射量有()关系。 A.IOA>IOB,qA>qB B.IOA<IOB,qA<qB C.IOA=IOB,qA>qB D.IOA=IOB,qA<qB

6、一闭口系统经过一恒压放热膨胀过程,熵变__。 A.必为负 B.必为正 C.必为零

D.正、负、零均有可能

7、按流态不同,曝气池可分为__形式。 A.推流式曝气池 B.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C.循环混合式曝气池

D.鼓风曝气池

8、为提高保护接零的可靠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零线不允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 B.保护零线不允许重复接地 C.电气设备外壳要直接接零干线

D.电气设备不得混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9、离心泵的转动部分包括__。 A.叶轮,轴承和填料盒 B.减漏环,填料盒和叶轮 C.轴承,减漏环和叶轮 D.泵轴,叶轮和轴承

10、净空高度大于__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A.800mm B.1000mm C.1200mm D.2100mm

11、由城市管网夜间直接进水的生活高位水箱的调节容积宜按__确定。 A.不小于最大时用水量的50% B.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 C.最大时用水量 D.最高日用水量

12、屋面不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是__。 A.内排水 B.檐沟排水 C.外排水 D.无沟排水

13、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同一截面对不同轴的惯性矩、惯性积不同

B.组合截面惯性矩不一定等于各分截面对此轴惯性矩之和 C.惯性矩、极惯性矩永远为负 D.惯性积永远为正

14、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包括随机性与__。 A.周期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随机性

15、以下有关热水供应系统管材选择和附件设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 A.设备机房内温度高,故不应采用塑料热水管

B.定时供应热水系统内水温冷热周期变化大,故不宜选用塑料热水管 C.加热设备凝结水回水管上设有疏水器时,其旁应设旁通管,以利维修 D.外径小于或等于32mm的塑料管可直接埋在建筑垫层内

16、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接触式电动测温传感器动态误差的是__。 A.增大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面积 B.增设保护套管

C.增大传感器的体积,减少热容量 D.选用比热大,导热好的保护套管

17、内散热器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130℃,蒸汽采暖不应超过110℃。

A.在散发粉尘、纤维的厂房 B.在散发可燃粉尘厂房

C.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 D.在散发可燃纤维的厂房

18、关于地下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小口管径让大口管径 B.无压管让有压管 C.设计管线让已建管线 D.支管让干管

19、为提高螺纹自锁性能,应该__。 A.采用牙形角大的螺纹 B.增大螺纹螺距 C.采用多头螺纹 D.增大螺纹升角

20、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A/Q等于__。 A.2/7 B.1/7 C.2/5 D.1/5 21、雨水设计流量是雨水排水系统最基本的参数,按降雨强度计算则各地区的气候条件__,降雨强度计算公式__。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相同,相同

22、空气洁净技术常用__将大气中微粒分离出去。 A.旋风除尘器 B.静电除尘器

C.喷雾洗涤除尘器 D.空气过滤器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位移,必定有变形 B.有变形,必定有位移

C.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必无变形 D.有位移,不一定有变形

24、排风系统在__中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A.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气体的排风系统 B.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蒸汽的排风系统 C.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的排风系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