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 庆市教育 学会外语教学专委会第九次论

文评选参评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探索如何选择合作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对中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英语新课标的需要。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显得十分淡薄。其根本原因在于初中英语教学长期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成为课堂配角,同时也难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 2、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生的

1

学习主要靠教师,大多数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而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没有辅导能力。许多学生听写单词、背诵课文、以及作业的完成都需要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我们有的老师中午午休时间,下午放学后都在给学生辅导,这无疑给老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如何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是我校每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鉴于以上两大原因,为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进行了课题为“小组合作建设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对小组合作的理论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的不同方式展示其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

2

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优点,我们的老师也从这个过程中尝试到了些许甜头。但是,如何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优点,克服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方面

1. 未经准备,仓促活动。许多学生未经准备匆忙活动。比如,课堂上,教师任务一给出,由于有的同学事先没有预习,就无法深入的思考,匆忙地展开讨论,对组内的不同见解也无法提出赞同或反对,更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2. 被动参与,缺乏配合。学生参与面不广,配合不积极。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很多时候沉默不语;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由此难以形成真正的合作。

3.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习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成绩也有很大的差距,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特别是到了初三,学生的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显得束手无策。从而将自己只置身于小组合作之外 ,如此一来,便难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师方面

3

1、忽视学情,盲目设计

不少教师把小组学习看作课堂教学的“万全之策”。过多地安排小组互动的内容和次数,好像非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解决问题,堂堂必用。有的活动设计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还有一些教师课前的设计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活动,但是真正运用于课堂时却发现活动无法进行,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搁浅,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目标的制定和学生的现状发生了冲突。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不能达到教师的理想程度,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分析不透彻所致。

案例一:

一个教师在教授新目标英语如何制作色拉酱这一单元时,根

据课堂内容的需要设计了让学生讨论关于“How to make apple salad?”的合作学习。要让七年级的学生说出制作水果色拉的步骤,这一点用汉语来表达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要让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色拉的农村学生说出制作步骤,远离生活的食品,确实困难。该教师设计小组合作的初衷是良好的,是想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难题。但因为这一问题的难度值远超出该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因而即便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但实际上无法开展下去,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也是吱吱呜呜,表现不理想。最后该教师不得已草草收场。此种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很普遍的。

4

对策:

要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教师就必须真正做到备好教材的同时备好学生,一切都要围绕受教育的对象来进行,尽可能地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教材备得再精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2、活动过多,缺乏深度

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多次使用降低了合作的成效。课改

中虽大力提倡小组合作,但并非每一节课都要使用或一节课使用多次。如不细细品味课改精神并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很多教师往往会走极端,形成课堂上滥用之现象。尤其是有些问题实在是过于简单,如设计小组合作讨论则大有“无病呻吟”之嫌。没有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换言之,对于简单的问题的处理完全可以通过个别提问的方式就可以解决。

案例二:

一位教师在教授新目标英语Reading时,首先叫学生小组合

作拼读新单词(用时3分钟),然后抽几组同学读单词,检测小组学习的成果(用时3分钟);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快速阅读课文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用时5分钟),然后展示(用时5分钟),教师适时进行点评;接下来,教师又让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这篇短文并且勾画出重点句型和短语(用时8分钟),然后展示;接着学生开始质疑,教师解答(用时12分钟);最后,学生小组合作总结这节课的要点(用时4分钟)。这节课教师用了四次小组合作,有些环节太简单,不需要小组合作;有些内容是小组合作无法解决的,好像是为合作而合作。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