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10-2.1

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 授课班级(1)(2) 备课组:理化生 编号:

学习 内容 第 十 单元 第1课时 中和反应 课型:新授课 1、认识中和反应及其实质;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 2、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探究中和反应的发生;学会难点:如何正确运用中和反应的实学习 借助联系实际生活和生产实例认识化学知识源于生活; 质书写中和反应的方程式; 目标 3、感受和体会化学物质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时间分配 学习 过程 导课 2 分、 自学新知10分 合作探究15分 小结3分 巩固提高10分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自学新知: 导入方法: 1、自学新知 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1)中和反应的概念 性质,我们已经认识到酸(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和碱之间能反应,发生的2、新知导读 反应有什么特点?在日常(1)酸与碱作用(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生活中有那些实际应用的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解离出的 和例子?本节课就来学习酸碱解离出的 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和碱之间的反应; (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自学新知: 应用:A、农业生产中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指导学生自学课本例如,人们将适量的 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土壤的60-61页的内容,然后填酸性;B、工业生产中的污水处理可利用中和反应来处写学案中的空格; 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可用 进行中和处理;合作探究:(预设结果) 印刷厂的废水可加入 进行中和;C、人体胃酸 1、加入无色酚酞溶过多可以服用含 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液,利用酚酞遇碱溶液变D、人体被蚊虫叮咬皮肤内注入了蚁酸,可涂一些含有 为红色,遇中性溶液变为的溶液以减轻痛痒。 无色,使我们能直观的认合作探究: 识到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认真观应;如果不加入指示剂就察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试验后讨论思考: 无法得出稀盐酸和氢氧化1、为什么要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加会如何?加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行不行? 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上不2、认真观察课本60页图10-14后,说说你对中和易分辨; 反应实质的理解? 2、此略; 3、如何熟练利用中和反应的实质来写出中和反应3、酸中的H+和碱中的 的方程式? OH-按1:1结合为水,余展示纠错:将上述合作探究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下的离子结合为盐; 本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展示纠错:鼓励小组同学当堂检测: 大胆发言,踊跃说出自己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的看法和发现;

学习 过程 A、CaCO3+ 2 HCl == CaCl2 + CO2↑+ H2O B、Ca(OH)2+H2SO4==CaSO4+2H2O C、2NaOH+SO2==Na2SO3+H2O D、Fe + CuSO4=FeSO4 + Cu 2、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Cl 和NaOH B、CO2和NaOH C、H2SO4和Fe2O3 D、H2SO4和BaCl2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反生的是( ) A、Fe 和CuSO4溶液 B、Zn 和稀H2SO4 C、NaOH 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的石灰水和CO2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了中行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B、用熟石灰处理泄露的浓硫酸; C用碳酸钠除掉发酵面团中产生的酸;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5、2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 ) A、蓝色 B、红色 C、无色 D、紫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推理是学习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作业:课本66页习题3、5题。 本课小结: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给予连接成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1、B 2、D 3、C 4、B 5、A 6、B 7、D 板书设计: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 反思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