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逻辑 / The General Logic 课程代码:220552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学时:0;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公共管理系各个专业

开课院系: 社会科学教学部 原理教研室

教材:《普通逻辑》主编: 李小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1、 《普通逻辑》 吴家国等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 《普通逻辑学》姜成林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普通逻辑纲要》王庆军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逻辑》是一门形式科学,又是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本课程重点介绍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及逻辑规律,以帮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自觉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以求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符合规则,为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加强必要的逻辑基础;同时对于学习其他学科与专业的大学生,也能使其增强正确运用逻辑方法的能力,提高科学的逻辑思维水平。

《普通逻辑》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大学生懂得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素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提供逻辑学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公共管理系各本科专业。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和普通逻辑? 一、“逻辑”与“普通逻辑”

二、思维、思维形式和思维的逻辑形式 三、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四、逻辑与语言

第二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二、学习逻辑学的方法

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 三、概念与语词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与普通概念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三、正概念与负概念 四、形式概念

第三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同一(全同)关系

二、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三、交叉关系 四、矛盾关系 五、反对关系 六、(一般意义的)全异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一、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 二、概念的限制 三、概念的概括

第五节 定义

一、“定义”的定义及其结构 二、定义的种类和方法 三、定义的规则

第六节 划分 一、划分的定义及其结构 二、划分的种类和方法 三、划分的规则

第三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命题概述 一、命题定义和命题的特征 二、命题与语句 三、命题的种类

第二节 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定义及其结构 二、直言命题的种类

三、AEIO词项的周延问题 四、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

第三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一、推理的概述

二、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第四章 直言三段论

第一节 三段论 一、三段论定义及其结构 二、三段论的公理 三、三段论的规则

四、三段论的格及其规则

第二节 三段论有效性的文恩图判定 一、三段论有效式的判定 二、三段论非有效式的判定

第三节 三段论在思维中的应用 一、三段论的省略式 二、复合三段论

三、应用三段论应注意 的问题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

第一节 复合命题概述 一、什么是复合命题

二、命题联结词及复合命题的分类

第二节 简单命题的负命题及其有效推理 一、负命题及其与否定命题的区别 二、负命题的逻辑特性及其真值表 三、简单命题的负命题的有效推理形式

第三节 联言命题及其有效推理 一、联言命题的定义及逻辑形式 二、联言命题的逻辑特性及其真值表 三、联言推理的有效形式

第四节 选言命题及其有效推理

一、选言命题的定义及其种类

二、相容选言命题及其逻辑特性、真值表,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 三、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逻辑特性、真值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

第五节 假言命题及其有效推理

一、假言命题的定义、结构和种类

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逻辑特性、真值表、有效推理形式 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逻辑特性、真值表、有效推理形式 四、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逻辑特性、真值表、有效推理形式

第六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