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永和小学:肖爱华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县于2013年2月正式启动“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开放式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从课改中走来,我们一路艰辛,有过收获中的欣喜,也有过困惑中的迷惘。下面我谈一谈我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教师、学生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大转变。改革如同潮水一样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谁抓住了这一机遇,谁就适应了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以前是教育学生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今天看来是不全对的,因此我常和学生说“两耳要闻窗外事,一心多读有用书。”学生的知识面越广,我们的课堂越能“活”起来,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其次是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直都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是:主动性、发展性。纵观我们的高效课堂,哪个环节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呢?比如“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从原来的“最近发展区”跳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现有发展区”,这样教师一上课就再也不是从“零”开始了。再说“小组合作”与“小组展示”环节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评价机制的多元化。现在的高效课堂,有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语言评价、肢体评价、捆绑评价等方式,有了这些花样繁多的评价方式作支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比以前提高了许多。我就我现在的班级上过两节对比课。在数学课上,学生汇报后一般会问“同学们,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其余学生一般就是“同意或不同意”,偶尔会在老师的要求下来点掌声。可是时间久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如我意。我反思了一下,也许是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到位的原因吧。后来的课上我的思维再也不敢“休息”了,每当学生汇报展示时,

我除了认真倾听外、同时我还得思考怎样来评价学生,当然其中还要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结束语言。比如:我要求学生在汇报后,看谁的结束语最新鲜、最能激发其余学生去思考问题,符合此条件者加2分,如果汇报精彩再加2-5分。而且这个加分权一般由学生去定度。果然课堂有变化了,有的同学在汇报后说“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还有疑问吗”、“谁来帮帮我?”、“谁能帮我分析这一步?”、“对我的汇报有什么意见?”??学生汇报完后,下面的学生有时是摇头,有时是“我来讲解”“你的声音太小了”“你没有讲清为什么要做乘法”,有时是自发的掌声等,而老师我呢?有时是竖起了大拇指,有时说“你说得太精彩了,谁还能象他这样说一说”、“你想的和老师到一块儿去了”、“你的方法老师也没有想到,你真会思考问题”、“掌声见证了你的实力”,“你真会倾听,老师送你一本本子”。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明显活起来了。

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堂模式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试行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1:怎样做到有效预习?为了达到高效,新课前我都会布置学生到家去预习,但是,你让学生预习他们就预习吗?从哪儿给他们动力让学生可以自觉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呢?2、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为了让教学模式不流于形式,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可是练习时间又得不到保证,怎么办?

一次次的课改活动让我感受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没有终点,只有加油站。虽然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有诸多的困惑,但只要我们大胆尝试,坚持不懈,用实际行动去思考和实践,并对存在问题想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