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开题报告

问题二:教材中有哪些不合适的情境,如何改进?

问题三:低年级和高年级有效教学情境有什么区别? 问题四:如何发挥有效教学情境的价值最大化? 3.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观察、问卷、谈话、类比的方法进行调查。

(2)实践法:针对课题不断在课堂实践基础上验证,并修正教学行为和策略,以提高研究的高度。

(3)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辅以课堂观察法,学生访谈法,作业测量法等实验研究方法,以期取得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搜索的材料进行记录、交流、总结、提炼,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

(5)名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法。 4. 研究的创新点:

(1)加强专业学习,探讨“有效情境创设”的多种策略。

实验研究中,首先注重教师的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不仅要学习“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方面的理论专著、案例,探讨与之相关的多种策略,还要学习中外教育篇章,拓宽专业视野,让自己拥有最新理念。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为“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搭建平台。

数学素养提高了,对“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才能深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①开展“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教学研讨会,为教师搭建展示、研究的平台。

②开展中心教研组“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提升的机会。

③开展“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赛课活动,感受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的多样化。

(3)注重教师体验,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

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建立“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工作室,成立“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协作组,把平时教学中与该课题相关的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及时上传,实现思想共享,共同成长。

五、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

该项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安淑娟,她是省级骨干教师、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市创造学会成员、区“名师”、区“新课程课堂改革讲师团”成员,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先后于2008年、2010年、2011年参与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实验与研究》、《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方法研究》等课题的试验研究,并于2010年、2011年、2012年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试验成果得到上级及兄弟学校的赞同与一致好评。

参与该项试验的@老师是@@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事业心强,喜欢钻研,2014年所做省课题《抓住数学本质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研究》已顺利结项,2015年所做区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策略的研究》已申请结项,2015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执教的《因数与倍数》获省二等奖,在2014年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两位老师均是市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职称,多次参与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在@@市历届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老师锐意进取、见解独到,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多次在区、乡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奖。

2.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主持课题全面工作)

副组长:@@(收集资料,剖析现状,设计各教研组课题活动方案)

成员:@@(进行实践研究,撰写案例分析并作好课后反思) 六、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

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均为市、区级名校,硬件设施齐全、资源设备先进,并具有完善的科研制度,详实的试验方案,能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1、资源优势:学校具有较充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的课程理论及实践的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拥有相当成熟的校园网络平台。

2、经费保证:学校具备满足课题实施的经济条件,并将不断增加对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真正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 七、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

1.研究安排:

第一阶段(2016年6月-7月)为前期调研、搜集资料准备阶段。调研对象主要是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调研方式可以是随机访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