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姓 名 基于iOS平台的新闻资讯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所属院(系)、专业、传媒学院 院(系) 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 年级 1201 年级 预计字数 开题日期 2015.11.14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讲师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持续进行,数字媒体技术学习更加侧重与将理论依据与实际效用相结合。本作品以MVC设计模式、创新扩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新闻资讯应用移动端APP的应用模式与推广价值进行系统的评估,利用原生开发与object-c技术的特点,选取iOS作为开发平台,在对用户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新闻类移动应用框架。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关于移动学习的理论,填补了我国目前对于此项研究的不足;同时,对于移动端开发APP在学校中的应用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移动终端浏览新闻、查询信息和开展社交活动。在琳琅满目的移动应用商店,新闻类移动应用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它在给用户提供即时有效的信息推送服务的同时,带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交互理念。新闻APP数量众多,目前在iOS与Android两个平台上的新闻资讯类APP就超过1300个,粗略分析这上千个APP,依照其主体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门户网站出身的APP,以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为代表;第二类是传统媒体出身的APP,以CNTV、CNN、BBC、财新传媒、《南都周刊》为代表;第三类是新生科技公司出身的APP,以《今日头条》、《赫芬顿邮报》、鲜果播报、ZAKER、窄播为代表。可见当今社会,企业移动化转型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端-管-云”的理念也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崛起日渐深入人心,因此新闻类移动应用的发展前景势必更加广阔。 2、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新闻类APP开发进程较早,对于移动端新闻类的应用最近侧重于新闻APP的聚合,在用户体验,广告模式等方面全面创新。新闻聚合APP的流行趋势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在美国APP Store上,新闻类前20名的应用有四分之一是新闻聚合APP。 越来越多发行商明白他们需要改变,以使得他们的读者或者潜在读者在任何时候都能消费他们内容。因此他们选择与Flipboard,smartNews以及Yahoo News Digest合作。 The Daily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发的iPad付费新闻阅读产品。两年后,默多克宣布The Daily因连续两年亏损而关闭。有评论认为,这说明在移动端创立一个《今日美国》那样的媒体是不现实的。The Daily只是证明了传统的新闻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再有生命力。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在被迅速颠覆。The New York Times曾经做过一篇报道,描述了它主页访问量的戏剧性减少,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社交媒体网站推荐的增多以及谷歌搜索提供的文章直链。 Google最近删除了Spanish publishers,这一举动对这些网站的流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聚合App在某些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趋势,因为用户正通过其他资源在发现新闻,而非传统报纸的头版。尽管目前聚合App还远不及社交媒体网站的影响大。 Facebook 的新闻应用 Notify 将于下周上线,该应用有几十个媒体合作伙伴,包括Vogue, The Washington Post, Comedy Central, Billboard,CBS 等。目前,Facebook 正在和 Twitter 争夺新闻市场,前者希望通过推出新闻应用满足用户对新闻的强烈需求,同时也作为对 5月 份上线的新闻推播(Instant Article)功能的补充。Instant Article 与 9 大媒体合作,将新闻内容储存在 Facebook 系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统,当使用者点选动态消息上的新闻链接时,不会再被引导至新闻网站上,而是链接到 Instant Articles 页面,可以大幅缩短新闻浏览、下载网页内容的时间。相比 Instant Article,Notify 可以更快的获取信息,也不必一直刷新消息栏或者社交网络。预测未来用户可以通过 Notify 上 Facebook 的入口分享新闻,并链接到 Instant Articles 页面。 Analysys易观智库对国内媒体新闻类客户端(包括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为运营主体的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凤凰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等为例)和聚合信息类客户端(技术公司、商业公司利用技术聚合其他媒体资讯内容,以百度新闻、Flipboard中国版、今日头条、一点资讯、ZAKER等为例)两类移动新闻资讯APP研究发现,媒体新闻客户端相对用户规模更大,用户覆盖面广,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区域的用户广泛接受,发展更为成熟;聚合信息客户端用户在低线级城市、中低学历人群中覆盖率有待发展。但聚合类信息客户端凭借其优秀算法技术,在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启动时长等数据指标上明显优于媒体新闻客户端。 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中国移动新闻资讯APP市场的第一阵营已经成型,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和凤凰新闻分列行业活跃用户规模的前五位。其中,腾讯新闻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的助力下,用户活跃程度高,其活跃用户数量占中国移动新闻资讯APP市场第一位;搜狐新闻凭借较早的渠道布局,用户基数较大,活跃用户表现也依然抢眼;今日头条凭借技术算法的差异优势定位,获得大量用户认可;网易新闻用户互动性强,用户忠诚度较高;凤凰新闻则依靠拥有凤凰网、凤凰卫视、凤凰周刊等全媒体优质内容资源优势,以独家特色内容吸引用户使用,在2015年4月实现了39.3%的高速增长,是TOP5移动新闻资讯APP中增长率最大的应用。 3、本人见解 第一,目前传媒类 APP 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对资讯的及时推送来吸引受众。 从表面上看,网络的即时性让新闻的时效性几乎趋同,但时效性的影响依旧存在。网络可以使新闻在第一时间发布,而受众却由于各种因素无法第一时间接受。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降低了用户进入互联网的门槛。在智能系统日益标准化的环境下,使自己推出的终端产品能够与系统完好兼容,及时推送相应的咨询信息,及时完成终端内容的更新,让用户感受到来自开发商的重视,受众自然乐于使用。 第二,在新闻资讯类 APP 中,对资讯原创性,尤其是新闻的原创性的坚持在移动平台上依然被强调。 网络时代的一大弊病就是内容的趋同,因而强调网络环境的内容原创是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视频网站不断投重金购买视频版权,即是加强自身的信息原创性。原创的根本要求并不完全是是绝无仅有,而是在于能不能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资讯类媒体总是设想如何巧妙编辑,为受众提供具有独特视角的内容或原创信息,从而随时掌握着时效性的主动权。 但值得注意的是,资讯的时效和原创性都需要依靠APP优越的人机交互来完成最终传播的完整实现。 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利于抓取受众,体验是人自身的感受, Norman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大脑反应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简而言之,用户体验是分布在3个不同层次的。 本能层,显而易见,就是人的本能反应, 一个界面第一眼看上去是美还是丑, 喜欢还是不喜欢等。这个层面上的体验存在于互联网的初级阶段,人们发现了视觉对于人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于是不断强化媒介的视觉冲击,使平面设计成为媒体中的重要分工。 行为层的反应体现在人和对象的交互过程中。这一层面的需求强调了交互,即人与机器、人与讯息以及人与整个媒体间的互动,受众的感受成为之前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于是早期的平面设计变成了UI设计。UI要求设计者针对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而这一层面也推动网页从单一的web/wap页面发展到响应式网页,让设计中的信息不因终端的限制而丢失。 反思层则体现了人对产品的进一步思考, 它所要求的是在感官冲击后,引起个人感情上的反应。一份完整的用户体验是这3个层次的综合。 在移动互联时代, 用户体验成为信息服务提供者的重要因素,它要求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组织设计和提供服务。用户体验包括用户对品牌特征、信息可用性、功能性、内容性等方面的体验,对当今的互联网产业有特殊意义。 丰富的数据决定用户体验的优劣,丰富的数据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信息。只有以丰富的数据作后盾,APP才能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应用,不然只是一个花瓶,中看不中用。丰富的数据不仅仅是指具有丰富的咨询信息,而是能够搭建一个开源的数据库,随时随地更新数据,能够及时挖掘出海量信息中所蕴藏的内容,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立开源的数据平台 (2)加强媒体内部的互动 (3)建立符合自身定位的数据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新闻类移动应用现状分析 1.1.2 企业移动信息化趋势分析 1.1.3 “端-管-云”趋势分析 1.2 设计任务 1.3 设计内容 1.4 应用框架 二、开发工具与技术平台选择 2.1 开发工具选择 2.2 X-Code开发 2.3 选择与评价 2.4 封装选择 三、新闻类移动应用框架需求分析 3.1 用户角色需求分析 3.1.1 第一类用户人群 3.1.2 第二类用户人群 3.2 框架功能需求分析 3.2.1 视图界面的需求分析 3.2.2 小工具界面的需求分析 四、概要设计 4.1 应用框架类库选择 4.1.1 模块化开发类库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