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娉.婷(píng) 鲜妍.(yán) 轻灵.(líng) 成吉思汗.(hán) B.黎.明 (lí) 柔嫩. (nèn) 摇曳. (zhuài) 稍逊风骚.(sāo) C.坟.墓(fén) 冠冕. (miǎn) 凝.望 (líng) 惟余莽莽..(mǎng) D.红晕 (yùn) 呢.喃 (ní) 丰润.(rùn) 分外妖娆.(r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禅师 佝偻 制裁 矫揉造作 B.秘诀 杜绝 箴言 李代桃疆 C.灰烬 绸缎 劫掠 形消骨立 D.恪守 儒养 赃物 富丽堂皇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A.深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新的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一流旅游目的地是推动贵州文化旅游发展的不二法门....

。 B.2018年平川冬奥会一些韩国选手为了夺冠,不惜违规或干扰其他选手,他们应该为违背奥运会公平、公正精神而自惭形秽....

。 C.如此之多的奇珍异宝,随着行宫的毁圮,已经荡然无存....了,不知今后是否还能看见。 D.许多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客观性,而不是单纯为了吸引眼球,就会做出断章取义....的报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分) A.一种文化能够传入异域,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B.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成功举办了“聚焦传统文化”。 C.一个民族是否伟大,全在乎善于反省自己,知己得失,纳天下精髓,成万世敬仰。 D.不仅书法忠实地记录了某个历史事件,更诠释出不同历史时期所独有的文化风尚。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 , ,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 ,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 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 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7.名著导读。(2分)

《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作品 ,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8.默写(10分)

(1)后来啊/ /我在外头/ 。(余光中《乡愁》) (2)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4)喜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 , 。”(用《沁园春.雪》中原句作答)

(5)在《长沙过贾谊宅》中“ , 。”两句道出千古文人悲剧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诗人坦陈心志,不辞衰弱,不惜残年的忠君之心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6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9.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3分)

10.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③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渔人甚异.之 (2)未果,寻.病终 (3)处处志.之 (4)欣然规.往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复前行,欲穷其林。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②③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4分)

1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5-19题。(15分)

①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 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 然后再三叮呻,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竞有如此大的魁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美丽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 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5.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4分)

16.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2分)

17.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3分)

18.请对选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3分) ①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②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19.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4分)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①1972年,北京大学周培源教授写信给周恩来总理,针对国内基础科学长期落后的一些原因提出意见。对此,周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科教组负责人,要求他们以这封信作根据,“要求科教组和中国科学院好好议一下,并要认真实施”。他还特意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去就完了。”这话说得很重也很耐人寻味,针对的是当时一些同志的作风松懈,对工作如浮云般了无根基,看得见、摸不着,飘飘忽忽难落实,缺少责任心。今日思之,依旧发人深省。

②何为责任?为何要尽责?尽到责任又如何?梁启超先生一篇文章提出: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细细想想“责任”二字的始末,深意大抵在此。有权必有责,有权力的行使必有负责、尽责的艰难。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待到责任尽完,对使命有所交代,方可以自我告慰,收获甘甜的喜悦。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体现着我们这支队伍的苦乐观。

③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这忧不是顾影自怜的小我忧愁,而是家国天下的大我忧责。退休的第三天杨善洲便卷起铺盖上了黄泥沟,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植树造林2.5万多亩染绿荒无人烟的大亮山。谷文昌东山县治风沙时,带着技术员走遍了全岛412个山头,实地探风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