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隧道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技术交底书 项目名称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220kV浔峰输变电工程 明挖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1310 第 1 页 共 9 页 1、技术交底范围 本次交底内容为明挖隧道施工围挡、基坑防护、基坑开挖、基底处理、明挖隧道主体结构施工、(交底中所有图形中标注尺寸处图中已标明外其余均已mm为单位)。 2、设计类型 明挖隧道按其结构主要主要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变电站围墙外1m至N1#工作井,结构尺寸为2.3m*2.5m(净空)长246.6m;第二部分为N1#工作井,长度20m;第三部分N1#工作井至N2#工作井,结构尺寸为2.3m*2.1m(净空)长207.4m;第四部分为N2#工作井,长度16m。主体结构壁厚30cm,工作井壁厚35cm,保护层厚度:地板下层4cm,壁板外侧5cm,顶板上层5cm,其余为2cm。基坑支护护结构采用拉森钢板桩+水泥土搅拌桩。其隧道主要结构详见附图1-1。 3、材料 3.1基坑防护:拉伸钢板桩、?273×7钢管、?273×7钢管配套顶托。 3.2垫层:C15素混凝土、15cm木模板、5cm*9cm方木、φ20模板加固钢筋。 3.3隧道主体:C35防水混凝土(抗渗P8)、HPB300钢筋、HRP400钢筋,15cm木模板、5cm*9cm方木、?40钢管,?40钢管配套扣件及顶托。 3.4防水:4mmBAC自粘性防水卷材 4、施工工艺流程 4.1施工工序安排 根据设计图纸交流疏解情况,拟将整个明挖隧道分为23段,每段约20-25m,其中南侧施工区段12段,两个工作面各6段,其中L1-L6段(约125m)从南向北施工,L6-L12段(约120m)从北向南施工;北侧施工区段11段,第一工作面5段(L23-L21及L14-L13)从北向南施工,第二工作面6段(L15-L20)从南向北施工。同时L20段需在L21段完成后施工;L14段需在L15段完成后施工;L13段需在L12段完成后施工详见附图1-2:【明挖隧道基坑开挖区段布置平面图】 4.1节点施工进度安排 5、主要施工方法及步骤 测量放样→基坑防护→基坑开挖→施工场地围壁→基底处理→垫层施工→底板防水施工→底板施工→墙身施工→顶板施工→变形缝施工→侧墙、顶板防水施工→隧道回填 5.1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根据明挖隧道设计图纸尺寸放样出隧道支护桩支护边线。对支护边线的四角采用钢筋定点并用红色油漆做标记。为确保施工过程中能随时复测开挖边线及基坑支护边线在测量定点时长宽可各放大1m。测量放样完成后应对现场技术人员、工区主任及作业班组长进行现场桩位及书面交底。 5.2基坑防护 明挖隧道基坑深度为5.4m~8m,为确保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壁的稳定性及作业人员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基坑两侧采用打拉森钢板桩+?273×7钢管进行支撑防护。两端采用1:1放坡开挖。 5.2.1拉森钢板桩 施工钢板桩前先开挖0.7m~1m基坑在施工钢板桩。根据测量放样画出钢板桩纵向轴线,并用白灰洒出钢板桩纵向轴线位置,钢板桩设在本次开挖段隧道两侧,每侧各设一排。详见下图(拉森钢板桩平面图、拉森钢板桩断面图): 拉森钢板桩平面图拉森钢板桩断面图 钢板桩施工要点 (1)施工时钢板桩应按白灰洒出的轴线方向逐根打桩; (2)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踢出连接锁口的锈浊、变形严重的钢板桩应调直校正后才可使用; (3)打桩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桩及拔桩; (4)在打桩是应随时检查每根钢板桩的倾斜度,倾斜度不能大于2%,如倾斜度过大无法校正时应拔起重新打桩; (5)钢板桩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纵向轴线偏差,偏差值不得大于±10cm。 5.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挖机开挖,开挖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上至下,随挖随支”的施工原则进行,从一段向另一端开挖,开挖长度达到2.5m在不影响挖机作业情况下应及时添加横向支撑钢管做到边开挖边支撑,防治钢板桩外侧因土压力过大导致钢板桩向内倾斜变形导致基坑坍塌,开挖至基坑底部如果基底土质较差时应该在基础底部上1m的地方增加临时纵横支撑。基坑两端采用放坡开挖,坡比为1:1。基坑开挖与支护详见下图(基坑开挖平面图、基坑开挖纵断面图) 基坑开挖平面图基坑开挖纵断面图 基坑开挖施工要点 (1)基坑两侧堆土高度不准超过1m,堆土距离基坑边线不得小于1m。尽量较少基坑四周侧压力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在基坑外侧1m处修建临时排水沟,在基础底部最低点开挖集水井,便于下雨时基坑外侧雨水不会向基坑内侧倒灌及基坑内侧雨水可集中抽排。 (3)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超欠挖,超挖深度不得大于2cm。如无法控制时可机械开挖至距基底20cm时换人工开挖至基底,做到边开挖边量测,勤量测。 5.4施工围壁 5.5基底处理 明挖隧道K0-001~K0+096.5段、K0+376~K0+451.6 段、K0-037.6~K0-001基底处于杂填土层与淤泥土层,为确保隧道主体稳定性在施工时应在此段垫层底部加设水泥土搅拌桩,明挖隧道水泥土搅拌桩共设861根,桩位布置以梅花形布置,纵向间距1.2m横向间距1.039m,桩长最长为4m。具体水泥土搅拌桩桩位布置及技术参数详见下图 水泥土搅拌桩平面布置图水泥土搅拌桩详图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参数表 施工工艺流程 深层搅拌桩机定位→预拌下沉→配制水泥浆→喷浆搅拌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关闭并清洗搅拌机→移机至下一桩位重复上述工作 施工方法 ⑴定位 深层搅拌机到达施工作业场地;纵横向移位,钻头对准孔位,误差不大于50mm。钻机就位后进行钻机调平:调节液压支腿,调整桩机平台,使之水平,前后用水平尺控制,左右用铅锤控制。保证钻机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 ⑵ 搅拌下沉 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桩架的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切土搅拌下沉,使土搅松,钻进、提升速度暂按0.98m/min,转速63转/分。下沉速度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当搅拌机下沉至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预定掺入比和水灰比拌制水泥浆,并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备喷。 ⑶灰浆制备 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必须搅拌均匀,水泥浆每次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水灰比0.50。 ⑷喷浆搅拌提升 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其出口压力保持0.4~0.6MPa,使水泥浆自动连续喷入地基,搅拌机边喷浆边旋转边严格按已确定的速度提升,直至设计要求桩顶标高,集料斗中的水泥浆正好排空; ⑸重复搅拌 为使已喷入土中的水泥浆与土充分搅拌均匀,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进行复搅复拌; ⑹成桩移位 成桩后移位,重复上述一至五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施工要点 ⑴成桩直径不小于500cm切桩长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1m。 ⑵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