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制作:刘润青 时间:2017-11-03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了解作者】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整体感知】

1、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每点概括关键信息,不理解的做好标记)这些特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1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 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2、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文法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文章的书写法规,一般用来指以文字、词语、短句、句子的编排而组成的完整语句和文章的合理性组织。)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怎样理解中国建筑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

2

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结构梳理】

梳理本文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第二部分: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第三部分: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第四部分: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文体特色】

作为一篇科普文,你认为本文的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

【拓展延伸】

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

在2008 年5 月12 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

材料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8.0级汶川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1年 3月11日日本地震震级:9.0级地震,最强烈海啸,最高达10米,福岛核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