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最新公招教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卷 (北京)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解析:【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进行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

26.“北京在武汉的东北方”、“邻居家的猫在爬树”等属于( )。 A.代表性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信号学习

解析:【答案】C。解析: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反映的是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7.下列活动不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联想 B.比较 C.走路 D.鉴赏

解析:【答案】C。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

11

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它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特征:目的性、序列性和认知性。C选项走路只是一种习惯动作,没有经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因而不属于问题解决。

28.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解析:选A。【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但循序渐进不是消极迁就学生,而是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29.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设计 D.课程类型

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按照教育人的目的要求以及课程内部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

12

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因此本题选C。 30.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它是教学中的( )。 A.教学手段 主体 B.教学内容 客体 C.教学过程 主体 D.教学媒体 客体

解析:【答案】B。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教学的客体。 31.“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 )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C.知情意统一

D.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解析:【答案】D。解析:经验的获得主要指掌握知识,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现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3

32.狗最初对圆形和椭圆形做出同样的反应,经训练后仅对圆形作出该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解析:【答案】D。解析: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题干中的狗对圆形和椭圆形能够作出分辨属于分化。故选D。 3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解析:【答案】C。解析: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4.创新教育是以( )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14

A.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C.培养人的完善人格和健康体魄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答案】A。解析:创新是教育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这是素质教育观的核心要求。故选A。

35.“汉斯偷药”所运用道德教育方法是( )。 A.案例法 B.道德两难法 C.情景教育法 D.分析法

解析:【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道德两难问题的素材来源:(1)虚构的道德两难问题;(2)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3)真实的或实际发生的道德两难问题。

36.头脑风暴法是由( )与1939年提出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A.奥斯本 B.加里培林 C.安德森 D.韦纳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