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与环境

——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环境即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因此环境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环境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一旦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些与环境赖以生存的生物。而倘若污染超标或破坏过度,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问题。

现如今人类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奋斗历程,在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进行环境保护,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现在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那么环境保护究竟是什么呢?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中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要怎样保护环境呢?

其实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工程技术的、法律的、行政管理的等等。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因此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土地和海洋的过度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又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废物、废水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特别是固体废物在雨天形成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这种渗透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使得陆地淡水资源和沿海地带被污染。再加上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室效应和能源浪费,对本已负担极重的环境自我调节系统致命一击,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呢?“保护”这个词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因此我们首先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完善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系,为环保提供法律依据与支持。例如,对于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三废”、烟尘、粉尘、垃圾和污水等,除了鼓励相关企业采用环境保护措施,还需在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破坏环境的“代价”,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环境评价、考核、监管和处罚制度,用法律保护环境,真正把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此外,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培养和加强公民的环保概念,从孩子抓起,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的力度。

接着,要加强资源开发管理,杜绝不顾环境的开发。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防止由于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进行全民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据报道,在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约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在这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收获更多的是培养了公民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才是

无价的。垃圾分类降低了处理时的成本,营造了美好的社会氛围。

在人类发展史中,人类与环境产生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类在发展的同时环境亦得到保护,则是良性发展;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却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则会出现环境问题,最终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必须明确我们人类有且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破坏远比修复容易,所以我们要敲响我们心中的警钟,也呼吁大家进行环境保护,还自己一片蓝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