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争端背后的大国博弈
——中国如何在钓鱼岛争端中取得胜利
班级:社会学1301班 学号:U201316931 姓名:张晏郡
摘要:自日本政府上演“购岛”闹剧以来,中日两国在经济、政治上进行了多轮较量与博弈,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僵局,但是钓鱼岛事件至今仍在持续发展中,人们对钓鱼岛事件的关注也愈来愈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钓鱼岛争端?难道这真的仅仅是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吗?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目光仅局限于钓鱼岛这一个单一问题上,更应该看到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所蕴含的大国政治较量与博弈以及亚太地区的局势变化。隐藏在钓鱼岛争端背后的中、美、日三国的立场以及大国博弈更值得思考与重视。那么,钓鱼岛争端的背后究竟所蕴含着怎样的大国较量与博弈?中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又该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揣摩,从而让中国在这场看似只是领土主权的归属争端,实则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博弈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 大国博弈 政治较量 中国 美国 日本
正文:
自古以来,钓鱼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声称日本人比中国人早发现该岛,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端,即钓鱼岛争端。钓鱼岛争端也就一直成为了中日两国关系的争议焦点。然而近几年,随着钓鱼岛争端的愈演愈烈,钓鱼岛争端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可是,钓鱼岛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就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个“领土争端”吗?让我们来详细回顾并分析一下钓鱼岛争端。
一、钓鱼岛争端热点回顾
从2010年10月的撞船事件开始,钓鱼岛问题就在整个亚太地区事务当中骤然升温,后来由于依靠中方有理有力的斗争迫使日本退回原点,事态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然而,2012年4月钓鱼岛争端再一次爆发并急剧恶化,使得中日关系走到了建交四十年来的“冰点”。4月,日本右翼提出要以“民间募捐购岛”的方式确立日本国对钓鱼岛的绝对主权,而日本现政府也选择跟进这一提议,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闹剧,中方被迫对此事做出回应。
2012年8月底,钓鱼岛问题因保钓人士登岛再次回到公众的视线并再次成为国际上的热点。在面对日本数次的挑衅,中国政府努力克制,一直采取冷静的态度对待。然而,中国民间反应十分激烈,甚至出现了数次示威游行活动,将钓鱼岛争端推向高潮。
二、钓鱼岛争端背后的大国博弈
难道钓鱼岛争端就仅仅只是一个领土争端问题吗?难道钓鱼岛争端仅仅通过打败日本就可以解决吗?很明显不是,我们不能把目光仅局限于钓鱼岛这一个单一问题上,我们应该着眼于全球这个大的国际背景。我们可以想到,就算没有
钓鱼岛争端,中国也会由于其他问题与周围国家产生摩擦,这是一个必然问题,这是目前的国际局势所导致的。我们应该看到钓鱼岛争端背后各个国家所代表的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倾轧,更应该看到钓鱼岛争端背后所蕴含的大国政治较量与博弈以及亚太地区的局势变化。
1、美国的背景立场及战略目标
从战略格局上来讲,当前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作头号战略对手,它认定未来真正能对美国霸权形成威胁的只有中国一家。随着近几年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中国的良好表现,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看为“心腹大患”,所以才会积极鼓动周边国家同中国发生摩擦,从而达到其“重回亚太”,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尤其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各大国中所受伤害相对较小、恢复较好的国家,于是中国被戏剧性地推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的最中央。
但是,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其实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美国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美国这次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十分暧昧。美国方面采取这种态度其实在于两个目的:一是为美国“重回亚太”制造合法性。从2010年开始,“重回亚太”战略已经进行两年多了,但始终未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其政策合法性和合理性在美国内外都遭到了一定的质疑。而通过煽动钓鱼岛问题,美国可以借口中日矛盾升级从而“正大光明”的介入东亚地区事务。二是通过鼓动中日矛盾,进一步控制日本。试想如果中日之间排除了领土纠纷,中日关系进一步升级,美国就有可能被排斥在亚洲之外。故而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可以通过影响日本的对华政策态度从而使日本不能摆脱美国的控制。 2、日本的背景立场及战略目标
日本近几年国内矛盾激化,日本频繁更换首相,日本国内情况十分不乐观。日本近20年来经济状况变差。同时,日本政府由于经济复苏迟缓和美国军事基地问题未能很好的解决,所受到的压力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一年一相”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挑起事端从而分散民众注意力,是日本政府减轻压力最好的方法。同时,经济危机给日本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要高于中国,这使日本政府与人民不得不认识到中国已经隐隐有着超越日本的势头。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日本凭借工业化之力凌驾于中国之上的这一历史现象终将结束。这一现实是日本人难以接受的,百年的优越让他们仍沉溺于日本理应是“亚洲第一”的历史记忆中,因此可能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期内,日本国民都很难用一种正常的心态来对待中国超越日本的这一事实。
故而,日本选择在此时引发“钓鱼岛争端”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通过“钓鱼岛争端”转移国内矛盾,将日本国民的视线集中在钓鱼岛问题上;其次,日本的右翼势力有意借钓鱼岛问题重新唤起日本在战后受到压抑的极端民族主义;最后,日本意图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从而确立在钓鱼岛上的主权和控制管辖权,进而获取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优势。此外,完全控制钓鱼岛对于日本冲绳群岛的未来安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中国的背景立场及战略目标
在此次争端中,日本是主动方,而中国几乎完全是被动应对,也因此我们的战略目标最为单纯,即通过斗争使钓鱼岛问题回归到“搁置争议”的传统状态上,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即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现代化。对于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中国
希望看到的结果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接过,即通过外交、谈判等和平手段解决钓鱼岛争端,从而达到中日双方的共赢。
钓鱼岛列屿周围海域蕴藏丰富的渔业及石油资源,并且位处于中国进出太平洋的咽喉要道。钓鱼岛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价值,顺利解决钓鱼岛争端从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是中国应对钓鱼岛争端的战略核心及最根本目标。
三、中国所采取的应对政策 面对日本屡次的挑衅行为,中国方面一直坚持着冷静克制的原则,一直理智地应对日本方面种种破坏双方目前友好关系的举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的懦弱,并不意味着一味退让,并不意味着中国方面不会采取措施。中国政府以及人民是理智的,也是有底线的,中国政府及人民坚决维护中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一旦,日本触及底线,中国政府及人民必将进行反击。
在面对愈演愈烈的钓鱼岛争端这一问题上,中国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举措:
1、中国政府的措施
中国政府方面在最开始时,一直坚持通过外交方式申明“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外交部不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一次次的发布会,中国政府明确表明了,中国政府及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坚定不移,同时也表示了对日本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但是,由于日本方面越发的嚣张,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的实质性措施,例如温总理拒绝会见日本首相,同时中国政府方面中断了对日本一些资源、能源上的支撑,特别是稀土的出口权等。不可否认的,这将对日本的经济造成巨大打击。
2、中国民间的举措
首先,中国民间进行了“战与和”的讨论,人们将自己浓烈的爱国之情的表达在讨论中,为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争端出谋划策。
后来,中国人民通过遍布全国的示威游行,表明了自己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以及对日本的强烈谴责。除此之外,很多爱国人士还自发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潮流以及放弃到日本旅游。更有甚者,自发组织登岛,将五星红旗插上钓鱼岛。 最后,保钓行动扩展至商界、娱乐圈等。国旅、中旅、康辉等多家旅行社取消了全部日本游计划。同时,娱乐界李冰冰、孙楠因为钓鱼岛事件也拒绝去日本举办活动。中国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也由于日本政府近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种种作为,决定拒绝出席9月22号在日本召开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研讨会。 中国民众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对钓鱼岛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态度。
四、反思与建议
回顾中国政府在面对钓鱼岛争端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不足的,例如不够强硬,不够有效等。我认为在解决钓鱼岛问题上,中国这幅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外交方面一定要严正交涉,给日方以足够的压力,要让他们明白中国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完整。同时,要在经济方面给日本以重创,现在的日本经济增长的20%-30%要依靠中国拉动,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中国也是日本最大的能源供应者,一旦我国对它进行进出口管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