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信仰及风俗

城隍信仰及风俗

周德华

城隍二字原出于《易泰》“城复于隍”。我国古代称有水环护的城堑为城,无水环护的城堑为隍。先前城隍二字连在一起仅具建筑和防卫上的的意义,以后由于筑城技术的提高、城市化过程的推进,战争和当地人格神信仰的交互作用,城隍演变为一个普佑黎民的地方保护神。人们旱灾求雨、水灾祈晴,出现天灾人祸就请他禳灾,也即所谓祈人寿年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方神袛。

苏州景德路上的城隍庙已有1700年历史,是全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

吴江最早的城隍庙于唐先天二年(713年)敕建,距今正好1300年。明初,苏州府县大举兴建城隍庙。至明末,城隍庙逐渐向下延伸,镇镇乡乡,遍地皆见,如商业巨镇盛泽,在1平方公里内就有4座之多。

笔者查阅各镇方志,除同里而外皆有城隍庙的记载。

平望城隍庙,位于古运河西岸,安德桥堍,初建无考,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屡次重建,解放后,先被征用为吴江县公安局址,后被征用为粮库。

盛泽有两座城隍庙,一在东白漾北,称为东城隍庙;一在西肠圩之西北,称为西城隍庙。两处始建无考,清代屡次修建。解放后两庙均被征用为粮库。

震泽镇及其东之双杨市(村)分别建有城隍庙,明清两朝相继扩建。后者称为大庙,清咸丰年间因该村摇经业崛起而全村致富,故而香火鼎盛,清季成为江浙边境水上盛会——双阳会的会源地。20世纪80年代尚有遗址,为两进院落,曾用于村办企业。前者解放后被征用为粮库。

黎里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历代重修。庙址在一处名叫下丝圩的独脚圩内,四面环水,风景独特,其西建秋禊桥与陆地相连。桥为三孔梁桥,桥面石板不平,行走时有“的咯”之声:乡民戏称为“的咯”桥。黎里城隍庙解放以后被征用为粮库,1998年恢复旧观。

芦墟在明清以后建有老、新城隍庙各一座,后者部分遗址犹存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梅埝亦有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年间,清末倾圮。

吴江县内所有城隍庙虽各有昭灵侯庙,昭灵侯祠,昭灵观和曹王庙等别称,然无一例外,皆祀奉唐太宗十四子李明一人,可谓异庙同神,即如程邦宪①在《重修昭灵侯庙记》中所言:“郡邑祀城隍庙,所以守护一方水旱疾疫,士民祷焉。久则亦有迁代,如世之黜陟者,其来旧矣!惟吴江之祀昭灵侯则永久不替,侯为唐太宗十四子,讳明,封曹王,调露中(679~680年)为苏州刺史,有惠政。先天二年(713年)立庙于吴江②”。

历来,吴江境内所有城隍庙皆属道教,如黎里城隍庙亦名禊湖道院③。现该庙驻有道士,为吴江区内唯一的道教道场。

城隍庙的型制和体量各异,一般在市镇较大,清代,县邑的城隍

庙在松陵镇之中心,前临河,后界今永康路步行街,三进带厢楼。临河之街被命名为庙前街,为闹市所在,庙西侧有一狭窄长弄,名为庙弄。解放后松陵城隍庙先被改建为大会堂,其辅房曾驻锡剧团及评弹团,现改建为文化中心。

盛泽东城隍庙三面临水,成品字形,独具一格。西城隍庙占地面积极大,其西轴线还有花园。

震泽城隍庙在通泰桥北堍,前临荻塘古河,山门外东西建吹鼓亭,造型古朴精美,上世纪50年代曾被摄入《人民画报》。后院有寝宫及花园。

平望城隍庙三进,山门戏楼大堂后院俱全,西轴线有花园、假山、荷池等小筑。

规模较大的城隍庙,通常有三、四进。仪门里有马夫或轿班的塑像,院内还有钟鼓楼。大堂坐北朝南,对面则是戏台或戏楼。堂上城隍老爷先是由一块神主牌位代替,到明末清初才有塑像,神像头戴官帽,身穿红袍。公案上印架、箭筒、文房四宝俱全。旁侧书吏随侍,一左一右,一持算盘,一执笔簿,记录人间善恶,宣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警示世人要弃恶扬善。两边有皂隶衙役,还有旗、幡、伞、盖,肃静回避和官职品级的硬牌,无异于人间府、县太爷升堂。比之人间衙门则多了一份阴森肃杀之气。殿宇梁枋间匾额林立,如“有求必应”、“普佑黎民”、“威灵显赫”、“赏罚分明”等。还有楹联,如黎里城隍庙大殿内楹联曰:“行些善事,天知地签鬼人钦;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劝人为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