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扬州一模语文试卷(教师版)

2018届扬州一模语文试卷(教师版)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B (浅尝辄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语境是说游客参观不细致,不是强调研究,故第一空应选用“走马观花”。所剩无几:指剩下的不多。寥寥无几:指非常稀少,没有几个。语境只是强调数量少,没有强调剩下的情况,故第二空应选用“寥寥无几”。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很多。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有次序地排列着。语境写的是艺术品,故应选用“琳琅满目”)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________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________;尽管文化市场上艺术品________,但泡沫也不少,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A. 浅尝辄止 所剩无几 琳琅满目 B. 走马观花 寥寥无几 琳琅满目 C. 走马观花 所剩无几 鳞次栉比 D. 浅尝辄止 寥寥无几 鳞次栉比

2.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C

(A. 将艰巨的伏击任务比作硬骨头。B. 将公司比作机器。C. 将商铺当动物来写,属比拟中的拟物。D. 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

A. 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 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 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3. 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屈原的一组是(3分) B

(①中的“至圣”“泽天下”“盛德”等,表明这是纪念孔子的对联。②中的“旨远辞高”“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都化自《屈原列传》。③中的“悲去国”指屈原被流放,“一江”指屈原的自尽地点汨罗江。④中的“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等,表明这是纪念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的对联)

①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②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③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

1

(②⑤当为一组,概述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其中②是从主要角度说的,⑤是从次要角度说的,③①⑥是对⑤中“社会不公”一词的具体阐述,④是③①⑥的结果,应放在③①⑥之后)

侥幸心理实际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健全,靠侥幸取胜或避害的可能将越来越小,社会终将是老实人的天下。

①违规者不受处罚,老实人不被奖励 ②主要是由个人道德决定的 ③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④侥幸心理自然就适逢其时了 ⑤也跟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公有关

⑥在一个赏罚不明的社会环境里,老实被视为无用的别名 A. ⑥③①④②⑤ B. ③⑥①②⑤④ C. ②③⑤⑥①④ D. ②⑤③①⑥④

5. 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

(从画面中的弯月、人及人站立的姿态、树及影子等可知。B项中的“八月十五夜”与画面中的弯月不符;C项中的“月明”与画面不符;D项与画面意境不符)

A.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B.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C.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乐 毅 论 苏 轼

自己知道可以成就王业并且真正称王的,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自己知道不可以成就王业而成就了霸业的,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经这样论说:“图谋成就王业却没有成功的,那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唉!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

2

所谓的王道,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业,用在小的地方,就会被消灭。当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但是最终自取灭亡,失去国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推行的,不足以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获取天下的方法,但是却没有获取天下的想法,这才可以同他说王道。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汉留侯张良,虽然不是辅佐商汤、周武王的贤臣,但也可称得上是刚毅果敢的人物,才能卓越,遇事不糊涂,能够有他一定要做的事。看看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城上,而向越王勾践哀求保全性命,勾践曾经想赦免他,当时只有那范蠡认为不可以,然后击鼓进兵攻打姑苏城,并最终杀死吴王。(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籍突破重围向东败逃时,高祖也曾想罢兵西归,可是张良上谏说:“这是上天要让项羽灭亡,赶快追击,莫失良机。”这两个历史人物,都认为小小的仁义,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军国大计。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如今用百万的军队去攻打(莒、墨)两城的残兵败将,而用了几年的时间都不能取胜,军队长年在外,这样就一定会有敌人利用他的国力空虚。诸侯在内部作乱,齐国在外面攻击。到了这时候,即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败。然而,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为何乐毅用百万军队和两个小城对峙好几年却不决战?这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