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 问题提出

本课题于1990年提出,“八五”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题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九五”提升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题目: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十五”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题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十一五”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题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前10年,全国20余省区,3000余所学校参与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产生了重大的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2000年9月,在长春结题现场会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以罗国杰、王殿卿等7位德育专家现场鉴定给予了很高评价,并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尚有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根据全国实验学校及参与人员的愿望,以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组拟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为题,全面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1.理论深化研究。即在深层理论上深化,包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教育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与作用、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等理论的深化研究。探讨诸如传统美德内容如何系统化,既重点,又简约;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体现创新精神,既传统,又超越;传统美德如何与现代价值观有机结合,既先进,又实效。具体工作:

(1)继续对传统美德资源深入开发、挖掘、诠释,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修改、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用书;

(2)结合现代道德规范建设需要,突出革命传统美德教育与研究,探索传统美德教育与其它德育内容的结合,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做贡献;

(3)创建有效的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模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4)探索、创立一套简便易行的包括传统美德教育在内的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与测量方法。

2.实践深化研究。一是在研究对象上,本课题主要研究范围是区域。即在一个区域内如何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所谓区域是指行政区划分的省(市)、市(州)、县(市区)、乡(镇)所辖管的整个地方,包括所有学校、家庭、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

本期重点是区域。即由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这既是课题深化研究的内在发展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上下功夫,即从一所学校看,就是全学校、全年级、全班级,全体学生都参与;从一个县区范围看,就是全学校、全家庭、全行业、全社区、全方位参与,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共同营造包括传统美德教育在内的良好的德育氛围与环境。

二是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主要研究重点是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这既是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所谓综合运行模式,即在一个区域内,也即在学校、家庭、社区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途径;所谓运行保障机制,即在一个区域内,如何构建传统美德教育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主要采用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采取这种方法,就是以区域为对象,用运筹学及现代数学等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判断、重组、统筹、协调等方法技术,

1

使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达到最优化、最佳化。其目的是追求德育的整体效益、整体和谐、整体发展。

运用这种方法,本课题不仅要研究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管理等子系统,还要对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等子系统作综合整体研究。将学校作为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主体,家庭作为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社区作为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依托,并把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即三德教育紧密结合,统筹规划,整体运作起来。

四是在研究结果上,本课题既要书面有形的科研成果,更要无形的教育效果及社会效益。本课题关系到人的道德素质提高,关系到青少年如何做人处事(学会做现代合格的中国人),关系到一个区域传统美德风尚形成的大问题。严格讲本实验不准许失败,也不准许用一代人道德的缺失去证伪。因此,本课题十分强调社会实效,强调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总体质量的提高。

五是在研究管理上,本课题强调向科研管理要质量。作为区域管理,必须加大政府行为,这既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区域规划、组织、协调、活动等各方面必须突出政府行为,加强党委的领导。

二、 研究性质

1.探索性。本课题是针对现实、面向未来、开发传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探索、创新性。 2.综合性。本课题研究涉及到古代传统美德、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的开发与教育;涉及到学校各学科、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多方面的发展;涉及到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有综合性。

3.时代性。本课题强调要结合时代要求,强调德育的整体性、实效性,重在转化与利用,所以,在研究中,要强调传统美德新实践,强调传统美德再闪光。

三、 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滚动式推进。理论研究领先,在提出理论假设和学校改革总体框架设计后,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丰富、发展、推进和完善理论与形成模式,最终把理论假设转化为区域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

2.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各实验县(市区)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实验学校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班级与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3.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结合。可采取主题式、项目式、调研式,一个德目一个专题,究深研透,最后形成一个研究报告或一本专著。

四、 研究原则 1.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究与教育中,应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原则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注意内容选取及教授的科学性,既反对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更要反对全盘否定的民族历史虚无主义。

2.

古为今用是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中国传统道德,为今人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许多警语名言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其中有些东西一旦赋予新意,便可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织部分,便可成为建立社会主义新的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所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成份和积极因素,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使之体现时代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艰苦奋斗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开拓创业的意识,其次是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着重在培养学生民族自力更生和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这样才能体现时代特征,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化教育的时候,还应学习、借鉴、利用、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做到洋为中

2

用。

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过去用其它德育内容代替了传统美德教育,造成了失误。今天不能强调传统美德教育,又犯过去走极端的错误,而用传统美德教育代替其它德育内容。因此,我们应当坚持德育的全面性、整体性、实效性的原则,注意协调一致,在总体规划、时间安排、教学组织上统盘考虑、统筹运作。既要上好传统美德课,搞好相关学科的渗透教育,也要与其它德育内容,如与两史一情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之融为一体,以提高德育总体水平。

4.

加强针对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则。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针对目前学生思想品质的状况,应特别注意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应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避免“一刀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应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生动具体的手段与方法,将教育寓于通俗易懂的故事、格言、榜样之中,从而收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

5.

美德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必须通过实践去完成。在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应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注意实践性。首先让人们明白什么是传统美德。其次,制定行为规范要求,强化行为训练。其三是通过道德评价,增强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养成能力,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性与持久性。

五、 研究的主要项目

如何突出特色,增创新优势?如何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一是要总结提升已有实践经验,即要搞好课题总结,通过鉴定看课题研究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即找到问题。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即找准问题。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伦理道德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把握德育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如何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如何全面提高现代素质教育的质量?

没有结题的地方,一定要依据研究方案,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的搞好结题工作,既要总结经验,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同时,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本地区德育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要搞好规划的制订。重点研究题: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化研究与实践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与实践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文化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4.区域学校、家庭、单位、社区传统美德教育文化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5.学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教育实效性与方法途径研究与实践 6.课堂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研究与实践 7.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文化案例研究与集萃研究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核心德目体系构建及其理论研究 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推广研究与实践 1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11.《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使用与丰富的研究 1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经典文化学习研究

1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学校德育民族化、现代化、科学化体系整体构建研究 14.中华民族勤劳节俭传统美德教育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 15.中华民族诚实守信传统美德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

3

1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与实践

17.中华民族人贵有耻的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与实践 1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研究与实践 1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心理品质健康的研究与实践 2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西方道德比较研究 2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发展与评价研究与实践 2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久流传系列手段研究与实践

2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 2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示范校标准与建设研究

26.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幸福教育构建及其情感教育的整合研究 27.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研究

28.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环保意识、现代意识、科学思想与态度等方面教育的研究 29.“以德治国”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3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3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中华美德教育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 3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时代意义研究 3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代化的研究与教育 3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研究 3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师德建设的研究 37.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管理与评价研究 3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 3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运行模式的系统研究 4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家长道德素质提高的研究 六、 探索性实验基地(学校)

本研究继续选择学校开展实验,实验学校选择子课题结合实践开展研究。实验基地(学校)根据研究能力自行确定研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皆可以。

原有学校指:(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实验学校名录》中登录的学校。(3)已在县区课题组内的实验学校。

新选学校指:新参与实验研究的学校或在总课题组未备案继续研究的学校。 七、 课题组成员结构及活动方式 1

实验单位成立课题领导组、理论指导组、实验工作组,统一规划、分层指导、协作研究、

(1)总课题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总课题组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

总课题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南路26号展龙大厦二层 邮编100040 电话010—68636043。

秘书处设在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中心。地址:长春朝阳区湖园路14号。邮编130022。电话0431--5381451。

(2)市(地州)成立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对县(市区) (3)县(市区) 2.制定协作研究制度。详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协作研究工作规程》、《中华民族传

4

统美德教育协作研究课题管理条例》。

3.课题组活动方式。

(1)在实验中,各地可创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

(2)总课题组不定期地向实验校和各地市协作研究单位提供理论和实验动态的篇目及资料提供参阅。不定期举办实验人员理论培训班。

(3)每年举行1届专题学术研讨会,交流实验进展情况。 (4)实验教材统一由总课题组供应。 八、 研究进程 本实验周期为5年。

1.调查准备阶段

(1)总结“十五”传统美德教育经验,制定“十一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规划与方案。

(2)确定区域规模实验区点,制定子课题或专题传统美德教育实验计划与实施方案。 (3)举办实验区点的领导与骨干实验人员培训班,提高实验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 2.实施研究阶段

本阶段按照实验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实验。 (1)总课题组每年召开1次大型学术年会;

(2)针对需要,召开阶段实验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实验的经验,或召开专题研讨会、学习会、报告会,实行过程指导;

(3)收集、整理形成性的资料,建立实验档案。 3.

(1)系统整理实验资料,形成实验报告及专著。 (2)请专家对实验成果进行鉴定。 (3)推广实验成果,扩大实验面积。 九、 预定研究成果 1.理论研究方面

(1)在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待探索性实践研究取得成效后,拟形成德目专题系列研究报告或德目专题研究丛书。

(2)丰富、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实验用书。 2.实践研究方面

(1)形成一批专题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2)继续编辑出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 (3)形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总报告。 十、 对课题组成员的要求

1.自觉更新教育观念,主动投入研究活动,提出改进研究意见。

2.团结协作,顽强探索,善于反思,敢于创新,不怕困难挫折,不计较个人名利,形成良好研究作风,把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3.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及时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工作,记录研究进程和定期写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可及时争取公开发表。

4.遵守研究道德和纪律。

中国伦理学会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办公室

2008年1月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