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族与宗教》考试资料题库及答案

民族与宗教(新改版)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1、三一教 P30页

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创建的。林兆恩认为儒、释、道本为一体,儒教为立本,道教为入门,佛教为极则。三一教在福建立足后,曾向省外扩展过,清代中末叶曾发展到台湾、新加坡一带。

2、畲族会亲节(2月2日) P84页

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畲族人由于族支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3、畲语 P87-88页

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以福安畲语为代表的方言。

4、霍童山 P258页

位于宁德市西北40公里,明永乐皇帝赐匾额日“天下第一山”,相传三国吴葛玄,唐司马承桢、王元甫、邓伯元、诸伯玉等,都曾隐居此山修道,为仙人传真之所和东南道教圣地,至今留有葛仙岩、丹灶、药臼、石钵、石盂、碧玉镜等遗迹。

5、回族开斋节 P115页

又称“大节”“大年”“大聚”。穆斯林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把斋,守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个

月过后,十月初见新月时而开斋不再封斋。

6、中秋博饼节 P50页

八月十五过中秋,厦门人有个独特风俗,喜欢众人团聚玩博饼。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7、天主教“避静 ” P301页

即男女分开,集中就近教堂四五天,避免与外界来往,专心致志念经、祈祷、默想、领圣体、听道理等。

8、永定客家土楼 P57页

永定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这些土楼多为夯土、三合土或土坯建筑,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有高大的围墙、围楼和碉楼。

9、泉州东郊灵山先贤墓 P325页

据载是唐武德年间(618~626)来华传教的“四贤”中两贤者之墓,虽然学者对所述年代有不同看法,但客观上由于因此古墓的存在,历代不断有穆斯林来此瞻仰和行香,郑和下西洋时曾于1417年到此行香,祀求圣灵庇佑。墓上有宽敞的白石亭,背后是白花岗岩结构的半圆形回廊。现存重修碑文五块,最早一块是元至治二年(1322年)穆斯林集体所立,碑文为阿拉伯文,后四块为清代所立,皆为汉文,为研究伊

斯兰教早期传播的珍贵实物。

10、闽南白话字 P310页

在闽南的传教士为了学习汉语和传教的需要,拟定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记号体系的白话字,其字母一共只有23个。凭这23个字母就可以写闽南地方方言的一切,凡是口里可以说的。笔下完全可表现出来。

11、南音 P55页

南音是闽南民间乡土音乐,以泉州话演唱,又称弦管、锦曲、音乐、南管,萌生于泉州,传唱到闽南、闽中、台湾省、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12、畲家剪纸 畲家剪纸又称刻纸,工艺简练、古朴,饶有浓郁的

装饰情趣。多以原色纸张剪成,以黑白组成对比,剪纸线条流畅,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刻工纤毫毕露,深得人们喜爱。

13.罗文藻。 福安人罗文藻,他于顺治十一年在马尼拉城由菲律宾

总主教祝圣晋铎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神甫。第二年,罗文藻即回闽传教,两年之中于福宁授洗两千五百多人。1665年,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教,罗文藻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于是全国各省各修会均将所辖教务托付罗文藻视察。罗反对禁止中国教徒“祀孔祭祖”的生硬做法,所以传教顺利,在他接授付托的两三年内,经其手付洗的人数较之当时全体在华外籍传教士三十年中付洗的总数还要多。1685年4月, 罗文藻接受方济各会士伊大仁主教的祝圣,以57岁成为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位国籍主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