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特色和回顾

2007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特色和回顾

【摘 要】 本文着眼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将2007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分为三个显著的阶段,即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多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2010年至2011年继续运用这两大工具进行调控,并分析了中国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基准利率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政策等作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在中国实现其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自2007年以来,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将以时间为轴,分阶段研究这两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中国经济的联系。

1. 2007年-2008年6月:从紧――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从中国2006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中已经可以看出央行

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趋势。自2007年年初,央行开始多次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两大工具,到2008年6月,央行共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9.5%提高到17.5%,到达历史最高点,基本以每次0.5个百分点上调,共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2.79%提高到4.14%,贷款则从6.39%上调至7.47%。

回顾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GDP增长11.4%,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CPI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企业投资增速回升,居民消费需求旺盛,信贷规模扩张也超出当局预期,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当时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央行采取了“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策略,通过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使信贷增速放缓,加息也引导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合理预期,从而达到稳定物价、“反通胀”的目的。

2. 2008年6月-2008年12月:适度宽松――下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2008年下半年,从连续下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可以看出,中国正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2008年年底,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至14%,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降至2.25%和5.31%。当时中国经济面临国际和国

内两大严峻形势,一方面,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型企业造成冲击,许多企业倒闭,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国内地震灾区重建,需要国家在各方面,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国家专门为汶川地区提供优惠措施,用于灾后重建方面款项利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次降低。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经济遭到巨大打击,从而影响国家正常运作,而中国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引导下,在危机中发现机会,拉动国内消费,刺激民生建设,从而平稳的度过了经济危机,其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同时,国内灾后重建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降低利率,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渠道。这些都得益于国家强有力的货币调控政策。

3. 2010-2011年:从“宽松”转向“适度”――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进入2010年,在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后,中国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出现通胀预期上升的问题,此时中国经济面临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矛盾。因此,央行在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同时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措施,来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从2010年到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从17%上调至20%,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