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一、 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徐双敏: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黄健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比较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 管理理念 效率 绩效 管理主体 政府组织 公共组织 与外部环不受外部政治干政府、企业、公民境关系 扰 社会互动 管理方法 行政、法律方式 更关注私人部门管理方法 管理目的 重执行,重程序 重结果,重责任 二、 简述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B途径,Business Approach,企业管理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特点就是非政治化和和企业化。

P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公共政策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应该是与公共政政策的制定密切关的管理。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重视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想要摆脱公共行政,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4、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前者重视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析,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二者的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公共部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N途径的的产生: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途径( the new approach,N途径) 三、 简述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

1、政治的逆向控制。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

(1)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2)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 (3)出现“彼德现象”。

3、科层制组织对自由的双向制约。

(1)标准化公共产品使公民失去选择的自由; (2)限制了组织成员的自由。

四、 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涵。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五、 简述韦伯官僚制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该理论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

① 明确分工。将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员分工。同时明文规定每个人员拥有的权力和责任。

② 等级系统。将各种公职和职位按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体现等级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指挥链。位于指挥链上的每个下级都要服从和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控制,每个上级都对自身和下级的决定及行为负责。

③ 人员任用。从通过正式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一定技术资格的人群中选拔员工,并根据相应的职务要求来任用。 ④ 管理人员专职化。设计管理人员固定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以此促进管理工作向职业化发展。 ⑤ 遵守规则与纪律。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行事。 ⑥ 员工之间的关系。用理性主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应避免私人情感的干扰和影响。这不仅是处理组织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组织与外界关系的准则。

六、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其结果都应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 (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

(2)人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追求私利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都是最基本的动机。 (3)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其行为的基础仍然是交换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七、 简述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不考) 八、 公共组织有哪些区别于私营组织的特征? ? 公共性。 ? 非营利性。

? 合法性。 ? 组织性。 ? 服务性。

九、 政府失灵有哪些表现?如何矫正? 1. 政府政策与工作的低效

2. 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范围界分不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供给范围划分不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浪费与短缺并存;公共产品质量低下 3. 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4. 寻租与腐败 政府失灵的矫正 : (一)市场化改革

? 公共服务市场化:付费制、合同制 (外包和内包) ? 推行政府人员雇员制 (二)分权

? 政府向社会组织分权 ? 政府系统内部的分权

? 政府体制中自上而下的分权 (三)厉行法治与道德教化 1 必须厉行法治以制约政府权力

? 制约行政立法权,防止政府不当行为合法化; ? 强化行政程序公开,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 ? 加快行政合同立法,规范政府在合同中的特权。 2 必须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

政府官员的工作在如下两个方面拥有自主性: 一是无论有多少法规制度来规制约束官员们的行为, 他们在其具体工作中总会不同程度地握有行使其相应权力自由裁量权;二是他们还有对自己在工作中投入智力、精力、创造力和体能的程度,以及负责和尽责程度的主动权。 (四)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 矫正政府失灵必须实行有效的制约;

? 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批评权和参与权是防止和矫正政府失灵的重要保证; ? 促进公民的参与,促进公民社会与政府的互信和良性互动,实现合作共治是矫正政府失灵的必由之路。 十、 何谓SWOT分析方法? 内部能力 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外部因素 机会SO战略:发挥优势,WO战略:利用机pportunities 利用机会 会,弥补弱点 威胁 ST战略:利用优势,WT战略:僐减少弱threats 回避或减轻威胁 点,规避威胁 SWOT分析的主旨: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十一、 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

1、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2、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

3、 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获取广泛的信息,也有利于克服实施战略管理的障碍。

4、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将问题放在更高层次上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短期利益可以让位于长远利益。

5、追求满意。在战略管理中,满意比最佳更为重要。用可以接受的战略实现满意结果,这比用不受欢迎的战略而没有实现最佳结果要好得多。 6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达到类似的结果是可能的。得到成功的结果远比规定得到这一结果的方法更为重要。 十二、 在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之

道。?

1、政策问题的性质:有无建立评估标准、涉及的人群范围多少、改变目标人群用何方式。 2、政策执行的资源:资源之间是否有冲突、执行人员对政策的理解。 3、政策沟通:多次多层命令是否一致。

4、政策执行人员的意向:通过加薪、升迁诱导。

5、政府组织结构:政策与原来的作业程序是否一致、明确责任。 6、政策标的团体的顺服程度:通过宣传、调整使目标人群适应。 7、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 十三、 比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假定 视人为成本 人是第一资源 管理原则 以事为中心,恪守“进、管、出”以人为中心,调动其积极性 管理模式 管理方法 靠纪律和监督,强制性、被动型的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方式 “管家式”管理 管理内容 “进、管、出”各个环节 人与事、人与环境的协调 管理部门的地位 地位较低 中枢性机构 人员管理 与其他行业同一管理模式 致力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十四、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1、对电子政务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足。 2、电子政务工程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3、缺乏统一规划。

4、 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5、对“政府上网工程”的认识不足。 6、政府各办公自动化系统缺乏衔接。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1、充分认识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电子政务基础。 3、合理规划,明确目标。

4、实现政府资源共享,整合政务工作流程。 5、积极推进政府网上办公,带动全民上网热潮。 6、 电子政务人才培养。 十五、 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是什么?(4E标准) 1、经济(economy)。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它关心“投入”的项目,并不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 2、 效率(efficiency)。效率指标通常包括:服务水准的提供、活动的执行、服务与产品的数目、每项服务的单位成本等。可简单理解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最少的投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关心的是手段问题 3、效果(effectiveness)。效果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和成效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关心的是“目标或结果 ” 4、公平(equity)。它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体和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十六、 公共危机有哪些特点?

威胁性 不确定性 时间的紧迫性 ← 危机 → 新闻性

发展具有阶段性 ↓ 效果的双重性

危机的共同点

十七、 何谓责任机制,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 内部 外部 正式的 行政控制 立法控制 、司法控制 非正式的 职业规范 、代表性官僚 利益集团、公民参与 公共利益 、道德 大众传媒 1、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在韦伯看来,科层制不仅是一个理性效率的体制,也是一个责任的体系。实现官僚责任的最好办法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的权责分配、完备的规则和程序、科层节制、重视文件和资料的处理工作等。

行政控制机制包括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多种方法。 2、立法控制与责任: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不信任表决权等方式实现的。

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3、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4、质询和询问;5、视察和检查;6、建议、批评和意见;7、受理申诉和检举;8、罢黜职务等。 3、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

司法控制不仅有助于维护行政的责任,更重要者,在行政权力导致人民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给予其司法上的救济,这本身就是责任政府的核心要求。在司法控制的责任机制当中,司法审查和宪政赔偿责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4、公民参与责任的维护

在各国实践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促进政府责任方面,现存的主要机制包括: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利益集团等

公民参与取决于许多条件,一个有效的公民参与系统,必须包含几个相互影响的要素,如公民主体性,知情的公民,参与途径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