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第七版人大出版《财政学》习题

D.投资观念要更新 E.要讲求投资效益 6.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有:

(

)

A.投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

B.广泛介入竞争性行业

C.财力雄厚,可投向于大型长期项目 D.投资

领域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E.投资方式为按计划无偿调拔 7.狭义的基础设施包括:

(

)

A.交通运输设施 B.供电供水设施 C.通讯设施 D.港口,桥梁 E.科教卫生设施

8.狭义上的基础产业包括哪些内容:

(

) A.交通运输业

B.电力,能源工业

C.通讯产业

D.石油,钢材等基础原材料工业 E.科教卫生事业 9.财政投融资的特征有:

(

)

A.属于风险投资,追求高盈利高风险

B.完全

不追求盈利,只执行国家政策

C.既按照商业银行模式运作,又不完全以追求盈利为目标

D.使用范围主要是为基础产业融资

E.资金

来源渠道比商业性融资广泛

四、判断题

1.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首先保证投资性支出,再安排社会消费性支出.

(错 )

2.社会消费和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是:消费支出是无偿的,而投资性支出是有偿的. (错 )

3行政,国防支出是非生产性支出,其使用过程是对社会财富的消耗,应尽量减少.( 对)

4.文教卫生支出用于满足共同需要,属于“公共物品”,

个人享用无需付费. (错 )

5.接受教育所得到的利益完全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即不存在外部效应),因此,教育是私人需要,教育费用应该完全由受教育者自己负担. (错 )

6.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投资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过程完成后又可以增加供给。

(对)

7.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直接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间接调控.

(对)

8.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非政府部门投资的不足,使两者投资之和与社会所要求

的投资总量相吻合;二是纠正非政府部门的偏差.

(对)

9.私人投资追求盈利最大化,而政府投资完全不求盈利,只有产量最大化才能更好满足公共需要.(错)

10.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最好的方式是无偿拔款.

(错)

11.财政投融资是将财政资金按商业银行规则运作,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对)

12.农业的特殊性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相对稳定,而农产品的需求具有波动性.(错

)

v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

2.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计划经济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A.就业 B.怃恤

C.福利

D.

救济

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

A.个人所得税

B.社会保障税

C.

企业所得税

D.公积金

6.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财政补贴是无偿的

B.补贴可使领受人

收入增加

C.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 D.补贴与价格变动

有直接关系

7.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因为其能够: (

)

A.增加受补贴者的收入

B.改变相对价格结

C.完善财政支出的方式 D.解决困难企业的

困境

11税收支出是指:

(

)

A. 通过征税所形成的财政收入用于财政支出 B.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用途的财政支出 C因法定的税收优惠使政府放弃的财政收入

D.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成本费用支出

12.税收支出的实质是:

(

)

A.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的支出项目 B.特殊的财政补贴

C.征税过程发生的费用支出

D.征管

不严所形成的税收流失

三、多项选择题 1.转移性支出包括:

(

)

A.固定资产投资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事业支

D.财政补贴支出 E.捐赠支出 2.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财产保险

D.灾民救济 E.财政补贴

3.财政补贴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

A.物价补贴 B.企业经营亏损补贴 C.政策性企业

亏损补贴

D.财政贴息 E.社会福利与救济

4.不在\财政补贴\统计科目中列示的,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有: (

)

A.企业亏损补贴 B.财政贴息

C.税前还贷

D.税收支出 E.价格补贴

5.下列表述符合\税收支出\含义的有:

(

)

A.税收支出是将税收取得的收入用于特殊项目的支出

B.税收支出是特殊的财政补贴

C.税收支出是政府给予纳税人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财政收入的损失

D.税收支出是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困难企业和居民的补助

E.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支出 6.税收支出的形式有:

(

)

A.减免 B.退税 C.抵免 D.投资E.加速折旧

四、判断题

1.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劳务,应由政府来提供.

(

)

2.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同属转移性支出,由政府无偿提供. (

) 3.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都具有反周期调节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

)

4.财政补贴的作用侧重于收入分配,而社会保障侧重于调节资源配置结构.(

)

5.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系,而社会保

障与价格变动无关. ( ) 6.财政补贴在校正市场缺陷方面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越多越好. ( )

7.财政补贴是通过调节企业盈利水平来调节供求结

构的.

( ) 8.税收支出是用于特定用途的一项财政支出.

(

)

9.税收支出的实质是税务机关将多征的税退还给纳税人.

(

)

第六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单项选择

1.从形式上看,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

(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国债收入

D.收费收入

2.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

)

A.不断增长的趋势

B.不断下降的趋势

C.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减少而相对量增长

3.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

4.\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B.

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C.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

D.财政

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

5.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 )

A.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逐年下降

B.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

C.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

D.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

6.在什么情况下,物价上涨才会导致实际财政收入增长:

(

)

A.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B.物价上涨率

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C.物价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D.物价上涨率

高于GDP增长率

7.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看,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于: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个体

经济

D.外资经济

三.多项选择

1.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

(

)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 C.企业收入

D.规费

收入 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下降的基本表现有:

(

)

A财政收入总额逐年下降

B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 D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

E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3.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 B.技术水平

C.

价格水平

D.分配制度和政策

E.经济体制

4.下列能正确反映价格变动与财政收入相互关系的

表述有:

(

)

A.价格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使名义财政收入增加,实际财政收入也增加

B.价格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增加,但实际财政收入减少

C.价格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和实际财政收入都增加

D.价格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和

实际财政收入都减少

E.价格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名义财政收入增加,但实际财政收入不变

5.从财政收入的形式上划分,我国财政收入来自于:

(

)

A.税收 B.企业收入 C.国债

D.其他

收入 E.股分制企业收入

6.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分别来自于: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股份制经济 7.从经济部门构成上看,我国财政收入分别来自于:

(

)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

运输业

E.信息产业

四.判断题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

(

)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因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因素.( )

3.通货膨胀使财政通过对GDP的再分配可得到更多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因而通货膨胀使财政实际收入增加,对财政收入是有利的.

(

)

4.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与社会制度没有本质联系.

(

) 5.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呈下降趋势,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参与公共产品分配规模减少是普遍规律 .

( )

6.经济越发达,政府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

)

7.物价上涨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相等时,造成名义财政收入虚增,但实际财政收入并未增加.

(

)

第七章 税收原理

二.单选题 1.纳税主体为:

(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2.税收客体是指:

(

)

A.纳税人

B.负税人

C.国家

D.征税对象

3.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

(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4.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

(

)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中央税

D.地方税

5.能够体现税收\纵向公平\的税率是:

(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6.衡量微观税负水平的指标是:

(

)

A.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占财政收入

的比重 C.税率 D.税目

7.对下列商品征税后,哪一种商品最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水果

D.

北京烤鸭

8.税收转嫁中的前转是指:

(

)

A.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供货商 B.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购买者

C.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投资人 D.纳税人将税款转

移给本企业员工

9.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

) A.对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普遍征税 B.凡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征税

C.凡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征不同的税 D.凡与企业进

有横向交易关系的企业都征税

10.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被称为: (

)

A.挤出效应 B.收入效应

C.支出效应

D.替代效应

11.拉弗曲线主要说明的是:

(

)

A.公平分配 B.最优税率

C.税负转嫁

D.经济

波动

12.下列不符合税收中性的是:

(

)

A.国家征税使社会的损失尽量以税款为限

B.

国家征税尽可能不带来超额负担

C.国家征税要避免对市场的任何影响 D.不使

税收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三.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特征是:

(

)

A.强制性 B.公平性

C.无偿性 D.

固定性

E.简便性

2.税率的表现形式有:

(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

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E.超额累退税率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将税收划分为:

(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

价外税

E.共享税

4.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有:

(

)

A.税收总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总收入

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C.税收总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企业所得税占企业实现利润的比重

E.企业纳税额占企业收入的比重 5.拉弗曲线说明的经济含义包括:

(

)

A.高税率会有效增加财政收入

B.高税率会损害经济发展

C.高税率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 D.高税率取得的税

收可能与低税率取得的税收相等

E.低税率是税制设计的最佳选择 6.下列情况下,哪些更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

)

A.对商品征收的交易税

B.对收益征收的所得税

C.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商品

D.供给

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商品

E.竞争性大于垄断性的商品 7.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

)

A.顺转 B.逆转

C.中转

D.混转

E.周转

8.政府征税给纳税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效应有:

(

)

A.收入效应 B.支出效应 C.挤出效应 D.替代效应 E.紧缩效应

四.判断题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 ( 对) 2.国家无偿征税的税收负担,最终都由纳税人承担.

对)

3.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国家征税后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错 ) 4.拉弗曲线说明,提高税率可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

( 错) 7.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过程的不干预. ( 错) 8.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其税款也越容易转嫁.

对)

第八章 税收制度

二.单项选择 1.税收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

(

)

A.商品流转额

B.商品收益额

C.商品

利润额

D.商品增值额

3.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

)

A.C部分 B.C+V部分

C.V+M部分 D.C+M部分 4.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5.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

(

)

A.销售收入 B.营业收入

C.纯收入

D.级差收入

6.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 )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C.企业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 7.农业税属于:

(

)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

行为税

8.目前我国增值税的类型是:

(

)

A.生产型 B.消费型

C.收入型 D.

积累型

9.税收负担最重的增值税是:

(

)

A.生产型 B.消费型

C.收入型 D.积累型

10.遗产税的首要功能是:

(

)

A.防止贫富分化 B.防止不劳而获 C.增加财政收入

D.鼓励慈善捐助 三.多项选择

1.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

(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

关税 E.财产税

2.收益税的主要税种有:

(

)

A.企业所得税

B.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

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E.农业税 3.我国实行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

)

A增值税

B.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营业税 E.消费税

4增值税的类型有:

(

)

A.生产型 B.收入型

C.消费型

D.积累型 E.累进型 5.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曾出现过:

(

)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扣额法

E.

扣税法

四.判断题

1.税收活动是与人类活动同时产生的.

(

)

2.税收的主体是企业.

( )

3.生产型增值税刺激投资,而消费型增值税抑制投资.(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