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附件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为了全面辨识、评估、管控安全风险,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按照风险管控优先的原则,组织开展全矿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分类分级、风险管控、公告警示、信息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一、组织机构

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党总支书记、矿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经理

副 组 长: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

通风副总经理

成 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财务总监及全矿各相关单位、

各职能部门正职

机构成员单位:

安全督查科、通风区、生产技术科、调度室、信息科、地测科、机电科、辅运队、皮带区、经营管理科、供应科、掘进队、采煤队、人事科、保卫科、行政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督查科。 办公室主任:由安全副矿长兼任

二、风险辨识评估方式、方法、范围及工作流程 1、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管控一般可采用替代、降低、隔离等方式。措施选择,通过隔离风险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手段,达到消除、降低风险的目的。

2、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

1)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员工达到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明确培训内容以及应达到的培训目标。

2)事故机理分析法: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事故结果,寻找与事故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因素。

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4)预先危险分析(PHA)法:在危险物质和装置设计、施工和生产前,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

5)工作危害分析法: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6)风险矩阵法:根据工作潜在的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类,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7)作业现场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当作业现场危险性等级无法直接判定时,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

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安全风险等级。风险值(D)=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次(E)*

2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选择作业现场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3、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1)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地测防治水、通风系统、瓦斯、煤尘、防灭火、顶板、提升运输、机电、爆破及地面设备设施、工广和周边环境。

2)专项辨识范围:新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矿井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实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本省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必须进行专项辨识评估。

4、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

针对年度或专项辨识评估:成立辨识评估组→开展全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形成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落实管控措施→领导带班跟踪→分管领导每旬组织进行一次检查分析→矿长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检查分析

三、风险管控措施 (一)风险管控

1.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年度辨识结果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方案,明确人员、技术资金保障,规定重大风险区域的作业人数上限。

2.定期检查:

(1)矿长每月30号前组织召开重大风险分析例会,分管领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