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浩miǎo( ) chán( )娟 chóu( )怅 huì( )萃 安tián( ) xī( )利 自xǔ( ) 时máo( ) 2.补全下面成语。(5分)
记忆( )新 走( )无路 可歌可( ) 咬文( )字 罪( )祸首 心旷神( ) 陈词( )调 ( )雀无声 谈笑风( ) 我动于( ) 3.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2分)
例句: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仿
句: , ;
4.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老师要进行班委改革,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 B、经他一分析,我茅塞顿开,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 C、他摆出了不屈不挠的架势。
D、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
5.仔细观察下面中国节水标志图,按要求做题。(共6分)
(1)请你从画面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用精练语言说明设计寓意。(3分)
(2)请给这幅图配一个宣传语,注意语言生动、形象。(不超过20个字。)(3分) 6.《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题。 (共6分)
(1)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2)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 A、顽童,调皮捣蛋 B、足智多谋的人
C、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
(3)汤姆和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 】把大夫杀了。
A、印第安人乔 B、哈克 C、酒鬼波特 D、罗宾逊 (4)《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 】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
A、莫泊桑 B、马克?吐温 C、哈克贝恩 D、契诃夫 (5)小说的时代在【 】,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A、南北战争前 B、南北战争前 C、跨越南北战争前后 (6)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 】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A、伏尔加河 B、圣劳伦斯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7.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
①当我们在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重岩叠嶂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得以通过。
(1)句子①用词语意重复,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④语气不连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有关感恩的材料,完成下面各题。(共6分)
材料一: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感恩是对他人的敬重。
材料二:感恩是有意义的。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
(1)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取两个关键词:① ② (2分)
(2)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在感恩节到来前,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座谈。(共4分)
①老师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代表家长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一个感恩卡,题上自己感恩辞。要求语言生动,形象。(2分)
②在座谈会的准备过程中,你的好朋友说:“跟父母有什么好沟通的?他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是说我这个没做对,就是说我那个没做好。要我怎么跟他们沟通?座谈会我不想参加!”这时你会怎么劝你的好朋友?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精读课内《往事依依》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14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9.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4分)
10.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 (2分)
11.“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2.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13.描写两位国文老师时,都注重神态和动作描写,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两位老师特点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14—17题。(共10分
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