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

1. 最佳含水量:可使填土获得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击实试验、手握经验确定)。

2. 锤击沉桩(打入法)施工: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能量克服土体对桩的阻力,将桩沉入土中,它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最常用的打桩方法。

3. 砼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桶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4. “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5. 结构安装工程:用起重设备将预制构件安装到设计位置的整个施工过程

6. 皮数杆:画有洞口标高、砖行、灰缝厚、插铁埋件、过梁、楼板位置的木杆。

7. 灌注桩:是直接在施工现场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

8. 量度差值:在量取成型钢筋长度时,一般是外边尺寸,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之间的差值。

9. 分件安装:分件吊装法是在厂房结构吊装时,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

10. 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承受外荷载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预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性能,这种结构形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1. 集水井降水法:在挖坑槽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或地表水时,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的上游,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设置集水井,使水由排水沟流入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注意:当开挖深度大,地下水位较高而土质为细砂或粉砂时,如果采用集水井法降水开挖,当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坑底下面的3、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

12. 充盈系数:一根桩实际灌注的混凝土方量与按桩管外径计算的桩身体积之比。

13. 施工进度计划:表示各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

14. 流水节拍:它是指某个专业施工队在各个施工段完成各自的施工过程所必须持续的作业时间。p309

15. 流水步距:在组织流水施工过程中,相邻两个专业施工队先后进入第一施工段开始施工的时间间隔,称为流水步距。

16. 关键工作:网络图中最长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17. 分项工程:它是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的不同规格等,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的

二、选择题

1.开挖高度大于2米的干燥基坑,宜选用( D )。

A、抓铲挖土机 B、拉铲挖土机 C、反铲挖土机 D、正铲挖土机 2.选用平碾,填方每层的铺土的厚度和压实遍数应分别是( C )。 A、200~350mm,3~4遍 B、200~250mm, 3~4遍 C、200~300mm,6~8遍 D、200~250mm, 6~8遍

3.1.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可将土石分为八类,其中前四类土由软到硬的排列顺序为( A)。 A、软粘土、普通土、坚土、砾砂坚土 B、普通土、软粘土、坚土、砾砂坚土 C、软粘土、普通土、砾砂坚土、坚土 D、坚土、砾砂坚土、软粘土、普通土 4.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 C )作为土的夯实标准。

A、可松性 B、天然密度 C、干密度 D、含水量 5.填土的密实度常以设计规定的( B )作为控制标准。 A、可松性系数 B、孔隙率 C、渗透系数 D、压实系数

6.填方工程中,若采用的填料具有不同透水性时,宜将透水性较大的填料( C)。 A、填在上部 B、填在中间

C、填在下部 D、与透水性小的填料掺杂 7.铲运机适用于( C )。

A、中小型基坑开挖 B、大面积场地平整 C、河道清淤 D、挖土装车

8.在地下水的处理方法中,属于降水方法的是( A )。

A、集水坑 B、水泥旋喷桩 C.地下连续墙 D、深层搅拌水泥桩 10.正铲挖土机适宜开挖( C)

A、停机面以下的Ⅰ~Ⅳ类土的大型基坑 B、有地下水的基坑

C、停机面以上的Ⅰ~Ⅳ类土的大型基坑 D、独立柱基础的基坑

11.检查填方质量的依据是( B )

A.施工控制干密度 B. 土的最大干密度 C.实际干密度 D. 压实系数

12.地下水位较低的基坑,深8m,土层为III类干黄土,则选择的挖土机械应为( B )。 A.推土机 B. 反铲挖土机 C. 拉铲挖土机 D. 正铲挖土机 13.可进行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土方压实、松土的机械是( A )。 A、推土机 B、铲运机 C、平地机 D、摊铺机 14.反铲挖土机能开挖( B )。

A、停机面以上的Ⅰ~Ⅳ类土的大型干燥基坑及土丘等 B、停机面以下的Ⅰ~Ⅲ类土的基坑、基槽或管沟等

C、停机面以下的Ⅰ~Ⅱ类土的基坑、基槽及填筑路基、堤坝等 D、停机面以下的Ⅰ~Ⅱ类土的窄而深的基坑、沉井等 15.观察验槽的内容不包括( B )。

A、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是否已挖到持力层

C、槽底土的均匀程度和含水量情况 D、降水方法与效益

16.基槽开挖工程,开挖深度3.5m,土质为Ⅱ类土,地下水位较高,土方机械宜为( D )。 A、推土机 B、正铲挖土机

C、拉铲挖土机 D、反铲挖土机

2

17.环状轻型井点管包围的面积为314m,则假想半径为 ( D )。 A. 5m B.10m C.15m D.20m 18.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 C )。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19.土方的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 A )挖的原则。 A、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B、先挖后撑,分层开挖 C、先撑后挖,分段开挖 D、先挖后撑,分段开挖 20.以下施工方法适合于反铲挖土机的是( D )。 A、分段开挖法 B、上下轮换开挖法

C、中心开挖法 D、多层接力开挖法 21.正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B )。

A、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B、前进向下,强制切土 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22.基坑周边严禁( B )。

A、设排水沟 B、超堆荷载

C、放坡 D、与已有建筑相邻

23.在采用蛙式打夯机压实土层时,每层土的铺设厚度及压实遍数应分别是( D )。 A、200~500mm,6~8遍 B、200~500mm,3~4遍 C、200~300mm,3~4遍 D、200~250mm,3~4遍

24.在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对土粒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是( D )。 A、土的颗粒级配 B、铺土厚度 C、压实遍数 D、土料含水量

26.对河道清淤工程,适用的挖土机械是( D )。 A、正铲 B、反铲 C、拉铲 D、抓铲

3

27.某场地平整工程有4000 m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回填,土质为密实的粘土(KS=1.35, 'KS?1.15),其填土挖方量为( B ). A、2962 m B、3478 m C、4000 m D、4600 m 28.影响土方边坡大小的因素有( B )。 A、土的颗粒大小 B、土的类别 C、土的含水率 D、土的运输方法

29.对于硬塑、可塑的粘土其直壁开挖不加支撑的最大深度是( C ) A 、2.00米 B、1.25米 C、1.50米 D、1.00米

30、在采用柴油打夯机压实土层时,每层土的铺设厚度及压实遍数应分别是( D ) A、200~500mm,6~8遍 B、200~500mm,3~4遍 C、200~300mm,3~4遍 D、200~250mm,3~4遍

32、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米,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米,可采用的布置是( A ) A、单排井点 B、双排井点 C、环形井点 D、U行井点 34.在起吊时预制桩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A )。 A、50% B、100% C、75% D、25% 35.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应( C )。 A、以管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B、仅控制管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标高为主,以管入度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管入度 36.开始沉桩时应( C ),当入土一定深度并待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沉桩。 A、短距轻击 B、高提重打 C、低提重打 D、重锤高击 37.对于端承桩,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 C )。

A、以标高为主,以管入度作为参考 B、仅控制管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管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管入度

38.某工程使用端承桩基础,基坑拟采用放坡开挖,其坡度大小与( A )无关。 A、持力层位置 B、开挖深度与方法 C、坡顶荷载及排水情况 D、边坡留置位置

39.对于预制桩的起吊点,设计未做规定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D )。 A、吊点均分柱长 B、吊点位于重心处

C、跨中正弯矩最大 D、吊点间跨中正弯矩与吊点处负弯矩相等 40.桩在堆放时,不合适的堆放层数为( D )。

A、一层 B、四层 C、三层 D、六层

41.在锤击沉桩施工中,如发现桩锤经常回弹大,桩下沉量小,说明( B )。 A、桩锤太重 B、桩锤太轻 C、落距小 D、落距大 43.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3

3

3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