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实验--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H.R.赫兹发现电火花间隙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产生更强的电火花。赫兹的论文《紫外光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在1887 年《物理学年鉴》上。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发现。赫兹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物理学家纷纷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用紫外光或波长更短的X光照射一些金属,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之为光电效应。
对光电效应现象的研究,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促进了光量子理论的建立和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现在光电效应以及根据光电效应制成的各种光电器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领域。
【实验目的】
①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
② 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量普朗克常数以及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
【实验原理】
一、光电效应及其实验规律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4.3.1所示,入射光照射到阴极K时,由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以某一初动能飞出,光电子受电场力的作用向阳极A迁移而构成光电流。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阴极K所得到的光电流I和两极间的电压U的实验曲线如图4.3.2所示。随着光电管两端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Im,当U≤US时,光电流为零,US称为反向遏止电压。
入射光 A 光电管 k GV US
图4.3.1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
0
图4.3.2 U——I特性曲线
U
总结所有的实验结果,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可归纳为:
(1) 对于一种阴极材料,当照射光的频率确定时,饱和光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
成正比。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
(2) 反向遏止电压US的物理含义是:当在光电管两端所加的反向电压为US时,则逸出
金属电极K后具有最大动能的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A,此时
eUS?12mVmax (4.3.1) 2实验得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而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3) 光电效应存在一个阈频率?0,当入射光的频率???0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
光电子产生。
(4) 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0,一经光线照射,立刻产生光电子,
响应时间为10s。
对于这些实验事实,经典的波动理论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按照电磁波理论,电子从波阵面连续地获得能量。获得能量的大小应当与照射光的强度有关,与照射的时间长短有关,而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因此对于任何频率的光,只要有足够的光强度或足够的照射时间,总会发生光电效应。这些结论是与实验结果直接矛盾的。
二、爱因斯坦方程和密立根实验
1905年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即:一束光是一粒一粒以光速C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h?(h为普朗克常数,
。当光子照射金属时,金属中的电子全部吸收光子的能量h?,电子把光子?为光的频率)
能量的一部分变成它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功W,另一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动能,即:
?9h??12mVmax?W (4.3.2) 2?34式中: h—普朗克常数,公认值为6.62916?10J?S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根据这一理论,光电子的能量只决定于照射光的频率,并与之成线性关系。由(4.3.2)式可见,只有当h??W时,才会有光电子发射,我们把Wh记作?0,即 ?0?W (4.3.3) h这就是说?0是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小频率,显然它的值随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又称“红限”频率。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条实验规律。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由于与经典电磁理论抵触,一开始受到怀疑和冷遇。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光电效应的实验精度不高,无法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密立根从1904年开始光电效应实验,1912-1915年间,密立根对一些金属进行测量,得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eUS 12mVmax和入射光频2?0 图4.3.3
?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
率?之间的严格线性关系(图4.3.3),直线在横轴上的交点?0,说明照射光的频率小于?0时不会有光电子发射。不同的金属其?0值不同,但所有的金属直线的斜率却是不变的。密立根于1916年发表论文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并直接运用光电方法对普朗克常数h作了首次测量。
历经十年,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两位物理大师因在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分别于1921和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量子理论创立后,在固体比热,辐射理论,原子光谱等方面都获得成功,人们逐步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粒子二象属性。光子的能量E?h?与频率有关,当光传播时,显示出光的波动性,产生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当光和物体发生作用时,它的粒子性又突出了出来。后来科学家发现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观物体的固有属性,并发展了量子力学来描述和解释微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三、普朗克常数的测量原理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4.3.2)式、截止电压US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关系(4.3.2)式以及“红限”频率?0与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功W之间的关系(4.3.3)式,可得到:
eUS?h(???0) (4.3.4)
此式表明截止电压US是频率?的线性函数,相应的曲线如图4.3.4所示,可知US??直线的斜率为:
0 ?0 US ? k?h (4.3.5) eU0 US??直线的延长线对纵轴的截距为
U0?W (4.3.6) e图4.3.4照射光频率与
截止电压的关系
US??直线与横轴的交点为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0。
综上所述,通过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阴极,测得相应的截止电压,得出US??关系,即可求得h、?0、W。
四、影响准确测量截止电压的因素
测量普朗克常数h的关键是正确的测出截止电压US,但实际上由于光电管制作工艺等原因,给准确测定截止电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实际测量的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与理论曲线有明显的偏差,引起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有: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