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语文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

编写日期: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No:

课 时 1 课题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总课时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了解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能够识记文化经典各部分、各门类的代表作;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教学 目的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以发展的目光,有辨别地批判性地去学习文化经典,古为今用;强调自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 难点 教法 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能够识记文化经典各部分、各门类的代表作 自读体悟法 教 具 PPT课件 教学程序: 一、问题导入: 联系现实,思考:网络时代,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他们的思考。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1 / 7

教师明确: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老师想要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养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二、学生自学:“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主要思考题:“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 明确: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了“十三经”。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其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之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别集,总集,诗集。 检查自学情况: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2 / 7

明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明确:“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明确:“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明确: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问题设计说明:以上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学内容,并做适当的延伸) 三、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表格中适当留空,让学生自学教材后进行归纳,完成表格。) 3 /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