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案3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千克和克 (一)生活了解

1、 你调查了哪些物品的质量?(指名回答) 2、 老师也调查了一些。(展示)

食盐、钙奶饼干、康师傅方便面、5千克袋装大米的质量。

3、 指导:我们调查的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国际上用g来表示克,用kg来表示千克。

(二)认识秤

1、说一说:拿出西瓜和梨?谁轻谁重?

2、到底有多重,生活中人们用什么来称它们的质量?你们在哪见过什么样的秤。(指名回答)

3、认识各种秤:

(1)、指导学生通过百度视频认识各种电子称

(2)、认识台秤,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台秤,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连接 (三)称西瓜和苹果

1、(出示以克为单位的电子秤一台, 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一台)这是什么秤?猜一猜西瓜大约有多重?苹果有多重?

2、放在天平中称出西瓜和苹果质量。(重点指导怎样看台秤) (1)西瓜有多重?自己先估量西瓜的质量(你是怎么知道的?) (2)苹果有多重?自己先估量(你是怎么知道的?) 西瓜有多重?自己先估量西瓜的质量(你是怎么知道的?) 苹果有多重?自己先估量(你是怎么知道的?)

1

(四) 秤食盐(认识1千克等于1000克)

1、 拿出一包500克的食盐,先看看上面的标示的质量,然后称一称。 2、 拿出两包来,先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再称一称。(在克单位的秤上)

3、 再放到千克单位的秤上,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 (五) 称西红柿

1、每人拿出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告诉学生大约有一克(或称量) 2、拿出1个西红柿,掂一掂(学生轮流掂)

3、估计有多重?拿一袋食盐(硬币)比较一下,估计有多重?(在教学时学生估计有500克时我的处理,应拿1袋食盐让学生比一比)

4、称一称1个西红柿的质量,体验形成

5、教师称出1千克西红柿,猜猜有多少个?数一数。(体验1千克大概是几个西红柿?) 7、学生称出一千克的西红柿。(学生小组秤)。 8、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想的? 9、实际数一数?

10、放在结实的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感受1克——估计——感受西红柿几千克)——体验1千克大概是几个西红柿?——体验千克)

(六) 称水果糖

1、 学生拿出水果糖,估计有多少克?(疑问:还有必要吗?) 2、 称出1千克的水果糖(学生小组秤) 3、 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4、 估计有多少块? 5、 数一数 二、小结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考考大家 练习1:认秤

练习2:选择合适的单位(说说填的理由) 四、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数学——身边的质量单位,每当我们到超市去买东西的时候,会看到方便面的包装袋上标着65克、80克、95克等等这样的单位,而面粉的包装袋上标的却是25千克、50千克、

100千克等等,那么究竟哪些物品的单位能用克来表示,哪些物品的单位能用千克来表示,我们的体重又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更合适呢?

2

(1)让学生参与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与他人合作意识。

(2)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物品如规格不同的方便面、面粉,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进一步感受它们的质量。

(3)培养自己的目测能力,逐步提高估测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用磅秤称量同学们的体重,感受重量单位的大小;认识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5)我们每天需要喝8杯水,一杯水的重量大约是100克,那么每天就需要800克水,算一算,我们一周、一个月、一年喝的水又是多少千克?

五、总结

我们知道了每一种东西都是有重量的,有的很轻,有的很重。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单位通常用克做单位,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做单位。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